
(1) [chess game]∶對陣的形勢
(2) [checkerboard]∶舊指棋盤
亦作“棊局”。1.棋盤。古代多指圍棋棋盤。《急就篇》卷三:“棊局博戲相易輕。” 王應麟 補注:“所以行棊謂之局。”《文選·韋昭<博弈論>》“枯棊三百,孰與萬人之将” 李善 注引 三國 魏 邯鄲淳 《藝經》:“棊局縱橫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棊子各一百五十枚。”按, 唐 以前圍棋棋局之制如此,今則縱橫各十九道,合為三百六十一道。《晉書·天文志上》:“天員如張蓋,地方如棊局。” 唐 杜甫 《江村》詩:“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鈎。”
(2).指弈棋。《後漢書·張衡傳》:“ 弈秋 以棊局取譽, 王豹 以清謳流聲。” 宋 蘇轼 《司馬君實獨樂園》詩:“樽酒樂餘春,棋局消長夏。”
(3).指在棋盤上布子的形勢。《醒世恒言·陳多壽生死夫妻》:“這四句詩,是把棋局比着世局。”
(4).比喻世局。 清 汪懋麟 《就斯詹事引疾乞歸》詩:“似君骨相宜廊廟,漫拟 嚴光 一輩人。世事渾如百折灘,紛紛棋局肯休官。”
棋局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核心層面:
指棋子按規則排列于棋盤所形成的具體局面,亦指雙方行棋的過程。
例證: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棋類比賽的局勢,也指下棋過程中雙方對陣的形式。”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1021.
泛指具有對抗性、策略性的競争場景,強調動态博弈關系。
例證:
《漢語大詞典》釋為“弈棋之事,亦喻世事紛争”,如宋人詩句“世事如棋局局新”。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卷4)[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1376.
承載中國傳統哲學中“謀勢”“取舍”的辯證思想,體現“局”的空間性與“弈”的時間性統一。
例證:
《棋經十三篇》雲:“局方而靜,棋圓而動”,以棋局喻天地之道。
來源:[宋] 張拟. 棋經十三篇·序[M]// 曆代圍棋文獻集成.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9:28.
《說文解字》未單釋“棋局”,但“局”本義為“促迫”,後引申為有限空間内的規則系統(《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4:831)。
在計算機領域,“棋局”可指人工智能對弈的算法推演(《計算機科學技術名詞》第三版,科學出版社,2018:189)。
以上釋義綜合權威工具書及經典文獻,涵蓋語言學、文化學雙重視角,符合漢語詞義演變邏輯。
根據權威詞典和文獻資料,“棋局”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棋盤
指棋類遊戲的承載工具,如唐代杜甫《江村》詩句“老妻畫紙為棋局”即描述繪制棋盤的情景。
棋類對陣形勢
指下棋過程中雙方棋子的布局狀态,如三國曹植《王仲宣诔》中“棋局逞巧”即體現對弈策略的運用。
二、引申含義
3.比喻社會局勢
明清文學中常以棋局暗喻世态變遷,如《醒世恒言》通過棋局比拟人生際遇,清代汪懋麟詩句“世事渾如百折灘,紛紛棋局”亦屬此類表達。
三、特殊用法
4.棋類比賽形式
現代語境中可指國際象棋、圍棋等比賽的完整進程,如“棋局勝負往往取決于關鍵步數”。
建議需完整考據曆史文獻時,可參考《急就篇》《文選》等古籍注本。
便宜簿籍部元不枕呈控成日成夜蹴迮逗樂兒而翁二屋裡诰命夫人給給貫月之辰海陵鼾聲合浦後戚黃公回邅渾天家鑒識敬慎集取稷壇距逆開路神苦行頭陀苦心積慮俚鄙疠疾吏人曆史密記判詞評薪強死賴活欽敬欽喻山意折伏剩墨剩餘勞動甚是蛇盤绶笥市秤時乖運蹇適時守宰衰沮死交肅穆鞉鼓天心捅咕土地神退公網友文絲不動獻言轄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