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獻言的意思、獻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獻言的解釋

(1).進言;進獻意見。《逸周書·皇門》:“獻言在于王所。” 宋 趙普 《雍熙三年請班師疏》:“方冒寵以守藩,獨獻言而阻衆。”

(2).指所進獻的意見。 晉 葛洪 《抱樸子·吳失》:“目力疲於綺粲而不以覽庶事之得失;耳聰盡於淫音而不以證獻言之邪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獻言是漢語中的複合動詞,由“獻”與“言”兩部分構成。

  1. 詞源與結構

    “獻”本義為進獻、奉獻,常見于古代禮儀場景(如《說文解字》釋為“獻,宗廟犬名羹獻”);“言”指言論、建議。二者結合後,詞義聚焦于“主動提出意見或策略”的行為。

  2. 基本含義

    指以恭敬或正式的态度向他人(尤指上位者)陳述見解。例如《漢書·賈誼傳》中“臣竊為陛下惜之,故獻此言”,強調臣子對君主的谏言。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書面語境,如“為政策制定獻言獻策”。

  3. 使用場景與引申

  1. 近義詞辨析

參考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華書局《漢語大詞典》數字版。

網絡擴展解釋

“獻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動詞用法
    指進言或提出建議,即向上級、尊長或集體表達意見。例如:

    • 《逸周書·皇門》記載:“獻言在于王所”,指臣子向君王進谏。
    • 宋代趙普在奏疏中提到“獨獻言而阻衆”,意為通過進言勸阻衆人。
  2. 名詞用法
    指所提出的意見或建議本身。例如:

    • 晉代葛洪在《抱樸子》中批評“不證獻言之邪正”,強調需辨别所獻意見的正确性。

二、現代語境與示例

三、權威性說明

主要依據《逸周書》、宋代趙普及晉代葛洪的文獻記載(、6、7),結合現代用法綜合釋義。低權威性來源(如)提到的“獻計獻策”雖相關,但更側重策略性建議,與“獻言”略有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挨餓受凍白蒼蒼背城借一迸鼓黪衣剗滌長褂稱旨床頭錢達子攧落邸舍冬事獨憐敦讓蠹物反辭犯政負屈銜冤高談闊論工夫詭言浮說鲑陽郭公雇傭軍薨然精整襟靈勞神料莫獵逐梨花大鼓隆宗樓護智漫指夢蘭門功明夥年代拟出拍擊胼冒平成前門牽摘清機全和山峰蝨蛀手線雙鳳霜液隨龍歪八豎八外徭謂予不信無可那五輪八光左右兩點神水烏珠香蕉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