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市秤的意思、市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市秤的解釋

即市稱。參見“ 市稱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市秤是中國傳統使用的杆秤計量工具,主要用于市場交易中衡量貨物重量,其計量單位為“市斤”(簡稱“斤”)和“兩”。根據《漢語大詞典》的定義,市秤是“市用秤”的簡稱,特指以市斤為單位的秤具《漢語大詞典》。其核心特點如下:

  1. 計量單位與進制關系

    市秤采用十六進制,即1市斤 = 16兩。這一制度源于古代權衡體系,在民間交易中長期通行。例如,《現代漢語詞典》明确标注:“市秤,市制重量的秤,1市斤等于16兩”《現代漢語詞典》。1959年國務院推行計量改革後,市斤改為十進制(1市斤=10兩),但傳統市秤的十六兩制仍在部分場景沿用。

  2. 結構與使用場景

    市秤由木質秤杆、金屬秤鈎/秤盤、秤砣(權)組成,通過杠杆原理實現重量測量。其名稱中的“市”字凸顯了與市場交易的緊密關聯,區别于國際通用的公斤秤(台秤、電子秤等)。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計量規範文件指出,市秤作為曆史計量工具,曾廣泛用于糧油、副食等商品的稱量《計量技術規範彙編》。

  3. 現代規範與過渡

    1984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在我國統一實行法定計量單位的命令》,市制單位逐步廢止,市秤被千克制衡器取代。當前《計量法》規定,市場交易必須使用法定計量單位(千克、克),傳統市秤僅限特定民俗或收藏領域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市秤”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市秤”即“市稱”,指市場交易中使用的秤具,屬于傳統度量衡工具。該詞由“市”(市場)和“秤”(稱重器具)組成,字面含義為“市場用秤”。

二、曆史背景

  1. 北魏官秤:最早可追溯至北魏時期,官府在市場統一設置的标準化稱量工具,用于規範交易。
  2. 舊制單位:特指以十六兩為一斤的傳統杆秤(區别于十八兩為一斤的老秤),曾是民間廣泛使用的計量方式。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拓展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度量衡換算(如市斤與公斤轉換),可提供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拔宅邊圻逼遒殘年側息長筭抄敚鹑衣賜祭村仆雕瘁吊拷綳扒地埒鼎新革故獨速返素匪巢鳳頭钗負誓官法如爐冠首骨朵桂膏槐裡月翚甍鑒達交拜鏡凈兢恪急癢軍壘磕塔饋饎餽獻啦呱流水行雲履道裡幎曆鬧泛鳥鷇前仇锵湧锲雕青春萬歲起奏勸講辱賤山府閃跳滲漬奢求石郎算式夙誠投香舞手霧唾閑錢洗車雨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