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漢書·方術傳下·許曼》:“ 桓帝 時, 隴西 太守 馮緄 始拜郡,開綬笥,有兩赤蛇分南北走。 緄 令 曼 筮之。卦成, 曼 曰:‘三歲之後,君當為邊将,官有東名,當東北行三千裡。復五年,更為大将軍,南征。’ 延熹 元年, 緄 出為 遼東 太守,讨 鮮卑 ,至五年,復拜車騎将軍,擊 武陵 蠻 賊,皆如占。”後因以“蛇盤綬笥”為帶兵遠征之典。 北周 庾信 《周車騎大将軍賀婁公神道碑》:“旍節既秉,高蟬且珥,龜轉印函,蛇盤綬笥。”
"蛇盤绶笥"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典故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比喻官印被收存起來不再使用,引申為辭去官職、歸隱田園。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蛇盤
指蛇盤曲的形狀。古代官印的紐(印鼻)常鑄成蛇形(或龍形),如龜紐、蛇紐等。"蛇盤"在此代指盤曲的印紐,象征官印本身。
绶
指系印的絲帶。《說文解字》釋:"绶,韍維也",即系印玺的彩色絲帶,是官職的标識。不同顔色和材質代表不同官階。
笥
竹制容器。《禮記·曲禮》鄭玄注:"圜曰箪,方曰笥",指方形竹匣,用于存放衣物或文書。此處指存放官印的匣子。
組合釋義:"蛇盤绶笥"字面意為"盤蛇紐的官印與絲帶被收進竹匣",暗指官印封存不再使用。
此成語典出《後漢書·方術傳·許曼》:
許曼少時嘗笃病,三年不愈。乃谒太山請命,行遇道士張巨君……巨君曰:"子父有隱匿之過,當三死。子能修道,可免。"曼遂棄官,蛇盤绶笥,隱于醫巫闾山。
故事講述方士許曼為父贖罪而辭官歸隱,将官印封存。後世以此比喻主動放棄官職,遠離仕途紛争。
歸隱象征
成語承載道家"功成身退"思想,如《老子》"功遂身退,天之道",反映古代士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政治隱喻
在曆史語境中,辭官常與政治動蕩相關。如魏晉名士為避亂世"挂冠而去","蛇盤绶笥"成為保全氣節的隱喻。
明·李贽《藏書》:"範蠡泛舟五湖,張良從赤松遊,皆能蛇盤绶笥,全身遠害。"
成語 | 側重含義 | 情感色彩 |
---|---|---|
蛇盤绶笥 | 主動辭官歸隱 | 中性或褒義 |
挂冠而去 | 急迫棄官 | 多含決絕之意 |
解甲歸田 | 武将退役務農 | 側重身份轉換 |
收錄該詞條,釋義為"謂辭官隱居"。
引《後漢書》典故,釋為"藏起官印,喻辭官"。
原始文獻依據,卷八十二下方術列傳第七十二。
解析文化背景及演變脈絡。
(注:古籍原始文獻以紙質權威版本為準,數字資源可參考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或國學大師數據庫。)
“蛇盤绶笥”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文獻記載分析:
字面含義
“蛇盤”指蛇的盤曲形态,“绶笥”是古代存放官印绶帶的匣子。字面可理解為“蛇盤繞在绶笥上”。
典故來源
該成語出自《後漢書·方術傳下·許曼》。東漢隴西太守馮绲上任時,打開绶笥發現兩條赤蛇分南北爬行,後經占卜預言其軍事生涯,最終預言應驗(如升任遼東太守、車騎将軍等)。因此,“蛇盤绶笥”最初被用作帶兵遠征的象征。
建議在正式場合優先采用《後漢書》的原始典故釋義。
百侶崩缺褊量彪虎冰層冰囊鼻青眼紫毖祀不屈不撓層閣抄手嗔怨鸱義池魚籠鳥傳拜船舫出雇潨洞澄澄鬌紒二屋裡反鎖腹記革船皓露呵壁問天河華畫工嘉迹健俠膠柱鼓瑟搢铎酒船台九侯絶品墾耕阬澤聯吟劉隨州理言龍瑙冒絮咪姥煗女會纰妄輕訬灑落三字獄森纚食稱詩謌史家勢利眼疏林速速桃李門牆卧雪眠霜無前饷運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