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謂受人哄騙,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柯靈 《香雪海·母與女》:“她罵女兒不害臊,辦社是為了好交男朋友,要不然,為什麼還要掮木梢,幹這吃力不讨好的事。”
“掮木梢”是一個方言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1. 基本釋義
指受人哄騙,做吃力不讨好的事。例如被他人用言語誘導去承擔本不該負責的任務,或替人處理棘手問題卻得不到認可。
2. 詞源與構成
3. 使用語境
常見于吳語等方言區,多用于口語中批評或諷刺行為。例如柯靈在《香雪海·母與女》中寫道:“為什麼還要掮木梢,幹這吃力不讨好的事?”,生動體現了該詞的情感傾向。
4. 近義表達
類似說法包括“背黑鍋”“做冤大頭”,但“掮木梢”更強調因受騙而主動承擔,帶有無奈或自嘲意味。
5. 注意點
該詞屬于地域性較強的非正式用語,現代書面語中較少出現,多見于文學作品或方言對話中。
《掮木梢》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成語,源自《左傳·襄公二十二年》。它的意思是“掀開樹梢”,形容人的眼界開闊,見識廣博。
《掮木梢》由三個部首組成:扌(手部)、木(木部)、廣(廣部)。
它的總筆畫數為16個,其中扌部1畫,木部4畫,廣部3畫。
《掮木梢》的繁體字為「掮木梢」,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掮木梢的寫法有所變化。例如,在篆書時期,它的寫法為「掮木艹⺾」,隸書時期寫作「掮木艹⺾彡」。隨着時間的推移,字形逐漸演化為今天的樣子。
1. 他廣交朋友,掮木梢,開拓了自己的人脈和視野。
2. 通過閱讀和旅行,她不斷地掮木梢,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和經驗。
組詞:開拓眼界、拓寬視野。
近義詞:擴大眼界、增廣見聞。
反義詞:視野狹窄、目光短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