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因畏誅殺而潰逃。《文選·顔延之<陽給事诔>》:“列營緣戍,相望屠潰。” 李善 注:“屠,謂誅殺其人也……《左氏傳》曰:‘凡民逃其上曰潰。’”《南史·袁昂傳》:“吾荷任前驅,掃除京邑,屠潰之期,當不雲遠。”
“屠潰”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詞義
指因畏懼被誅殺而潰散逃離的現象。該詞由“屠”(誅殺)和“潰”(潰逃)組合而成,強調因暴力鎮壓或威脅導緻群體性潰散。
出處與文獻引用
應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戰争或政治動蕩中,軍隊、民衆因受到武力威懾或實際殺戮而集體潰逃的情景,屬于書面化表達,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結構分析
屠潰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大量死傷或戰争中慘敗的場景。它通常用來形容戰争中的慘狀,特别是指一個軍隊被徹底擊潰或全部殲滅的場景。
根據漢字的構成,可以将屠潰拆分為兩個部首:屍和水,并且屠潰共有13畫。
屠潰一詞最早見于《左傳》中,講述了一場古代戰争中,齊國的軍隊被敵方軍隊徹底擊潰的情景。隨後,這個詞被廣泛用來描述大規模戰争中的失敗和死傷。
屠潰的繁體字為屠潰。
在古時候,屠潰的寫法為屠墤。墤指的是一種用來砸擊敵人城池的器械。
1. 在戰争中,敵方軍隊潰不成軍,屠潰一空。
2. 他的軍隊遭到敵人的屠潰,全軍覆沒。
3. 從曆史上看,這場戰争造成了國家的巨大屠潰。
屠戮、屠夫、潰散、潰敗是與屠潰相關的詞語。屠戮指的是大規模殺戮,屠夫是指職業屠宰牲畜的人,潰散表示軍隊或群體在戰争中潰敗後分散逃散,潰敗指的是戰局轉敗為勝。
戰敗、敗退、瓦解是與屠潰近義的詞語。戰敗意味着軍隊在戰争中失敗,敗退指的是戰鬥雙方中的一方逐漸撤退,瓦解表示組織或部隊解體。
勝利、打勝仗、奪取勝利是與屠潰相反的詞語。勝利意味着在戰争中取得成功,打勝仗指的是戰争中取得勝利,奪取勝利強調主動争取勝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