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驚心破膽的意思、驚心破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驚心破膽的解釋

謂内心十分震驚、恐懼。 漢 王符 《潛夫論·三式》:“故凡欲變風改俗者,其行賞罰也,必使是驚心破膽,民乃易視。”亦作“ 驚心裂膽 ”。 茅盾 《子夜》十四:“他來 上海 也已經有兩三天了,然而在前線炮火中的驚心裂膽,以及誤陷入敵陣被俘那時候的憂疑委屈,還不曾完全從他腦膜上褪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驚心破膽”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内心極度震驚、恐懼,形容因受到強烈刺激或威脅而産生的心理沖擊。


二、出處與背景

  1. 最早來源:出自東漢王符的《潛夫論·三式》:“故凡欲變風改俗者,其行賞罰也,必使是驚心破膽,民乃易視。”
    意為通過嚴厲的賞罰措施使人感到震懾,從而改變社會風氣。

三、用法特點

  1. 語法功能:可作謂語、定語或賓語,多用于描述恐懼、震驚的場景。
  2. 適用語境:常見于文學作品中,如茅盾《子夜》中“驚心裂膽”的用法(近義替換)。

四、近義詞與延伸


五、示例參考


如需更完整的典故或用法分析,可參考漢典或《潛夫論》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驚心破膽》的意思

《驚心破膽》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非常恐怖、令人極度害怕或驚恐至極。這個成語形容事物或情境極其吓人或可怕,讓人心跳加速、膽戰心驚。

拆分部首和筆畫

《驚心破膽》 四個字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心、破、疒(病的意思)、片(指的是破碎的意思)。拆分後各字的筆畫分别是: 7、9、10、4。

來源

《驚心破膽》最早見于元朝魏了翁的《巧立名目·名怪》:“驚心已破三千,無識是伶人。”後來成語逐漸流傳開來,成為描述極度恐懼、驚恐的常用詞語。

繁體

《驚心破膽》的繁體形式為「驚心破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破」字的初始形态為「癶」,意為破碎、擴散;「心」字的初始形态為「忄」,表示與情感相關的心思。所以古文中的《驚心破膽》可以寫為「驚癶忄膽」。

例句

他看到窗外的景象,簡直讓他驚心破膽。

組詞

驚心動魄、心驚膽顫、破膽逃亡、心跳加速等都可以與《驚心破膽》搭配使用。

近義詞

驚恐萬狀、驚魂未定、吓得魂飛魄散。

反義詞

無動于衷、毫不在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