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諧波是物理學和工程學中的專業術語,指周期性變化的信號中頻率為基波整數倍的分量。在漢語詞典中,“諧”意為和諧、規律,“波”指振動傳播的形式,組合後表示周期性波動中的規律性成分。《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複雜振蕩中頻率等于基頻整數倍的分量”。
從數學角度,諧波可表達為傅裡葉級數展開式中的高階分量。設基波為: $$ y = A_1 sin(omega t) $$ 則第n次諧波為: $$ y_n = A_n sin(nomega t + phi_n) $$ 其中$A_n$為振幅,$phi_n$為相位差(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物理學卷》)。
在工程應用中,諧波具有雙重特性:電力系統中過高的諧波會幹擾設備運行,而通信領域可利用諧波實現信號調制。例如,音頻設備通過控制諧波比例調節音色(來源:清華大學《電子電路基礎》教材)。國家标準GB/T 14549-93《電能質量 公用電網諧波》明确了電力諧波的限值要求(來源: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官網)。
諧波是物理學和電力系統中常見的概念,指周期性非正弦波形中頻率為基波整數倍的分量。以下是詳細解釋:
諧波是對周期性交流量進行傅裡葉級數分解後得到的高于基波頻率整數倍的分量。例如,基波頻率為50Hz,則三次諧波為150Hz,五次諧波為250Hz等。基波是原始波形中頻率最低的分量(如工頻50Hz),而諧波是基波頻率的整數倍。
諧波主要由非線性負載引起。當電流通過非線性設備(如電子電路、變頻器)時,電壓與電流的波形不再呈線性關系,導緻波形畸變,産生諧波。例如,整流設備會将電能轉化為直流電,同時産生大量諧波。
根據傅裡葉級數原理,任何周期性波形均可分解為基波和諧波的疊加。公式為: $$ f(t) = a0 + sum{n=1}^{infty} left( a_n cos(nomega t) + b_n sin(nomega t) right) $$ 其中,$n=1$對應基波,$n≥2$對應諧波。
如需更完整的分類或治理方法,可參考來源網頁。
辦事員襃舉爆震便車怅怏崇鼎除陛代數和嗒然若喪滴滴豐養釜鬲服霧感恩跟究鼓臂規利寒村河涸海乾花藟架構漸不可長叫子戒行赳螑捐助虧法寮庶黎明淩波曲另外龍拏虎跳脈門煤耗免退弄麞撇呆打堕婆婆家清廓窮悴權術取诨三倍上訴唼食神訣石柏試邑順嘴死敵逃祿妥怗瓦溝王門五侯九伯物命五言長城仙衛小弱奚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