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副的意思、戎副的詳細解釋
戎副的解釋
副将。 宋 代泛指副總管、副钤轄等職, 明 始以副将為官名。《稱謂錄·副将》引 清 方以智 《通雅》:“今之勳将,古之戎右也。或稱戎副,或稱偏帥,或曰軍倅。”
詞語分解
- 戎的解釋 戎 ó 古代兵器的總稱。 軍隊,軍事:兵戎。投筆從戎(指文人從軍)。戎裝。戎馬。 古代稱兵車:禦戎。 大:戎功。 稱(方言,音如“農”):“戎有良翰”。 中國古代稱西部民族:西戎。戎狄。 姓。 筆畫
- 副的解釋 副 ù 第二位的,輔助的,區别于“正”、“主”:副職。副手。副官。副使。 附帶的,次要的:副業。副品。副食。副刊。副歌。副産品。副作用。 相配,相稱(坣 ):名實相副。其實難副。 量詞(.一組或一套,
網絡擴展解釋
“戎副”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指代軍隊中的副将或副職将領。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詞源構成:由“戎”(指軍隊、軍事)和“副”(輔助、副職)組合而成,字面含義為“軍隊中的副職”。
- 核心定義:指副将,即協助主将管理軍隊的次級指揮官。
2.曆史演變
- 宋代:泛指副總管、副钤轄等軍事副職,尚未形成固定官名。
- 明代:正式将“副将”定為官名,成為地方軍事體系中的重要職位。
3.使用場景
- 古代文獻:常見于曆史典籍或軍事類文本,如“陪戎副尉”等官職名稱。
- 現代應用:多用于曆史研究或文學創作中,描述古代軍事職級。
4.相關擴展
- 近義詞:偏帥、軍倅(均指軍隊中的輔助職位)。
- 文化關聯:常與“戎右”(主将)對應,體現古代軍事等級制度。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官職的職能或曆史案例,可參考《通雅》《稱謂錄》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戎副
戎副作為一個漢字詞語,具有以下含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戎副的部首是戈,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戎副最早出現在《爾雅·釋言篇》中,是古代一種官職的稱謂。
繁體:戎副的繁體寫作「戎副」。
古時候漢字寫法:戎副在古代寫法中并無差異,字形保持不變。
例句:他是當地戎副,負責統領軍事事務。
組詞:戎副職務、戎副将軍、戎副銜、戎副職
近義詞:副戎、丞相、副将、副軍師
反義詞:戎主、統帥、軍事首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