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社稷器的意思、社稷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社稷器的解釋

猶社稷臣。《三國志·蜀志·蔣琬傳》:“ 先主 嘗因遊觀奄至 廣都 ,見 琬 衆事不理,時又沉醉, 先主 大怒,将加罪戮。軍師将軍 諸葛亮 請曰:‘ 蔣琬 社稷之器,非百裡之才也。’” 晉 袁宏 《詠史》之一:“ 汲黯 社稷器,棟梁天表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社稷器是中國古代政治文化中的複合概念,包含雙重含義:

一、祭祀禮器

"社稷"本指土神與谷神,代指國家政權。《漢語大詞典》釋"社稷器"為祭祀儀式中象征國家權威的青銅禮器,如鼎、簋等。據《禮記·王制》記載,周代諸侯需定期向天子獻納社稷器,以表臣服。此類器物多刻有銘文,如西周大盂鼎銘文"王命盂,型乃祖南公",體現了國家權力傳承。

二、治國人才

《左傳·昭公十五年》提出"社稷之守,為公侯幹城",将人才喻為國家重器。唐代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強調"社稷之臣"需具備"居安思危"的特質,此引申義被《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收錄為經典用法。宋代蘇轼《策略》更直接論斷:"社稷器者,非特才能,尤重器識",突顯治國者需兼備才能與德行。

該詞蘊含中國古代"器以載道"的思想特質,在《十三經注疏》《資治通鑒》等典籍中均有詳實記載,現多用于曆史學、考古學研究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社稷器”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含義指國家的棟梁之才,即能夠擔當國家重任的人才。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源與構成

    • “社稷”原指古代帝王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後引申為國家政權的象征。
    • “器”在此處意為“人才”或“才能”,而非字面意義的器物,如《三國志》中諸葛亮評價蔣琬:“蔣琬社稷之器,非百裡之才也”。
  2. 核心含義
    該詞強調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人才,常與“社稷臣”同義,例如晉代袁宏《詠史》提及“汲黯社稷器,棟梁天表骨”。

  3. 用法與語境

    • 多用于書面語,作賓語,如“社稷之器”更明确指向國家棟梁。
    • 與“百裡之才”(治理小地方的能力)形成對比,突出其治國層面的才能。
  4. 相關辨析
    需注意與“社稷器”字面含義(象征國家的器物)區分,實際應用中主要指人才,而非具體物件。

總結來看,“社稷器”是對國家棟梁的高度贊譽,常見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中。

别人正在浏覽...

闇相北發常模稱俗喘嗽叢手大洪山彈黜黨性達言點鐵而何番修忿忿賦歸去幹肅給捷狗吃屎枸棘鈎鎖骨花燈戲壞色黃竹筒昏椓貨寳急槳基石久客吉祥止止舉似開鎮磕頟苦思梁饘理匦李清照柳條包輪鞅懋懋美秀摸門不着搴芳鉗盧洽應齊雞開府沙壤甚口涉淺釋旅説到曹操,曹操就到素鱗陶暢鐵雷童土脫貨鄉友掀雷決電獻上校度心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