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薔薇水的意思、薔薇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薔薇水的解釋

香水名。 南唐 張泌 《妝樓記·薔薇水》:“ 周 顯德 五年, 昆明國 獻薔薇水十五瓶,雲得自西域,以灑衣,衣敝而香不滅。”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五:“舊説薔薇水乃外國採薔薇花上露水,殆不然,實用白金為甑,採薔薇花蒸氣成水,則屢採屢蒸,積而為香,此所以不敗,但異域薔薇花氣馨烈非常,故 大食國 薔薇水雖貯琉璃缶中,蠟密封其外,然香猶透徹聞數十步,灑著人衣袂,經十數日不歇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薔薇水(qiáng wēi shuǐ)是漢語中對古代一種名貴香水的特定稱謂,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一、漢語詞典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載:

薔薇水

❶特指古代由西域傳入的香水。以薔薇花為主要原料蒸餾而成,香氣清冽持久,宋元時期被視為珍稀貢品或高級化妝品。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第9卷第457頁。


二、曆史文化溯源

  1. 起源與工藝

    薔薇水最早見于唐代文獻,實為波斯(今伊朗)與大食(阿拉伯)地區的蒸餾花露技術産物。宋代《香乘·卷十四》記載:“薔薇水,大食國花露也,以琉璃瓶貯之,瑩澈如水。”

    來源:周嘉胄《香乘》,明代香學典籍。

  2. 文獻中的文化意象

    • 貢品象征:宋代《嶺外代答》載“占城國(今越南)貢薔薇水二十琉璃瓶”,印證其作為外交禮物的貴重屬性。
    • 文人雅趣:陸遊《老學庵筆記》提及“京師承平時,宗室戚裡歲時用薔薇水染衣”,反映宋代貴族風尚。

      來源:周去非《嶺外代答》,宋代地理文獻;陸遊《老學庵筆記》,南宋史料筆記。


三、植物學關聯

薔薇水原料為大馬士革薔薇(Rosa × damascena),屬薔薇科落葉灌木。其花瓣經蒸餾後,精油溶于水相形成“花露水”,與現代玫瑰純露工藝同源。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37卷(科學出版社),詳述薔薇屬植物分類與應用。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2. 周嘉胄. 《香乘》[M]. 明代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本).
  3. 周去非. 《嶺外代答校注》[M]. 楊武泉校注. 北京:中華書局,1999.
  4.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志》[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網絡擴展解釋

薔薇水是中國古代對一種香水的稱呼,其曆史淵源和制作工藝具有獨特文化意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來源
    薔薇水最初指通過蒸餾薔薇(玫瑰)花瓣制成的芳香液體。據宋代文獻記載,它最早由西域傳入中國,如《五代史》提到昆明國曾進獻薔薇水,并描述其香味“衣敝而香不滅”。

  2. 制作工藝
    不同于普通花露,薔薇水需以金屬器皿(如白金甑)反複蒸餾花瓣,蒸汽冷凝後形成濃縮香液。宋代蔡絛《鐵圍山叢談》記載此法可“積而為香”,且香味濃烈持久,即便密封于琉璃瓶中,仍能“聞數十步”。

  3. 用途與文化意義
    •日常使用:用于熏衣、護膚,是貴族階層的奢侈品;
    •宗教與飲食:在波斯等地還用于宗教儀式及食物調味(如玫瑰糖漿);
    •文學意象:南唐詩詞中常以薔薇水象征奢華生活,如張泌《妝樓記》描述其“香不滅”特性。

  4. 相關延伸
    薔薇水在古籍中亦稱“薔薇露”,部分文獻将其與酒類混稱,如陸遊提及的“薔薇露酒”。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香料貿易或具體文獻記載,可參考《鐵圍山叢談》《妝樓記》等原始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唉唉安善百米白手興家八證蹦兒逼歲薄荷腦采鱗殘照單據點呼雕文端副鳳曬翅貢譯詭路國谟黑刷刷和山纮綱淮河謊花皇旨活動家府建制靜虛金虎寄謝谲權決事犒饫口舌涼菲料力離簁賣庸縻绠密舉甯考錢井經商樵炭倛丑傾險榷署染舊作新三從三藩之亂紗囊守止司市通考外體微息五材五稼相與一口遐篆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