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carved jade and unrefined gold-undorned beauty] 未經琢磨的玉石,未經冶煉的金子。指未加修飾之天然美質。比喻人品純真質樸
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 南朝宋· 劉義慶《賞譽上》
未琢的玉和未煉的金。比喻天然美質,未加修飾。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王戎 目 山巨源 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寳,莫知名其器。”
“璞玉渾金”是一個富有文化意蘊的成語,其含義與用法可歸納如下:
“璞玉”指未經雕琢的玉石,“渾金”指未經冶煉的金子。成語整體比喻天然美質、未加修飾的狀态,多用于形容人内在的純真質樸品質或事物的天然珍貴屬性。
原始出處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
(意為:王戎評價山濤像未經雕琢的玉和未提煉的金,人們知其珍貴,卻不知其才能深淺。)
典故背景
魏晉時期,山濤(山巨源)任吏部尚書,因正直清廉、不慕虛名,被王戎以此語贊譽。後山濤為抵制小人辭官,更顯其品格如“璞玉渾金”般純粹。
“渾金璞玉”為同義成語,詞序調換但含義相同。例如《晉書》記載:“戎目山濤如渾金璞玉。”
通過以上解析,可見“璞玉渾金”既承載古代對天然美質的推崇,也蘊含對人性本真的深刻洞察,至今仍常用于文學與日常表達中。
《璞玉渾金》是指寶石和黃金的未經加工、未經雕琢的原始狀态。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人或事物雖然外表不起眼,但内在蘊含着巨大的潛力和價值。它強調了對内在質量的重視,而不是僅僅看重外表。
《璞玉渾金》共有3個字,分别是璞、玉、渾。其中,璞的拆分部首是玉,它的總筆畫數是18;玉的拆分部首仍然是玉,它的總筆畫數為5;渾的拆分部首是水,它的總筆畫數為10。
《璞玉渾金》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清代文學家紀曉岚所撰寫的《紀昀、夏彥瑞、周馥合行狀》。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寶石和黃金的初始狀态,被人用來比喻一個人或一件事物的潛力與價值。
《璞玉渾金》的繁體字分别是「璞玉渾金」。
在古代,并沒有「璞玉渾金」的成語形式,因此也無法确定古代的漢字寫法。
1. 這位年輕畫家的作品看似簡單樸素,但其中蘊含的創造力與藝術才華猶如《璞玉渾金》般耀眼。
2. 這家初創公司雖然規模不大,但是他們的團隊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創新精神,潛力猶如《璞玉渾金》。
1. 璞石:指未經雕琢的寶石。
2. 玉質:指具有玉質或玉石的特征或性質。
3. 渾然:指沒有雜質或摻雜的純淨狀态。
1. 含蓄内斂
2. 潛力無限
3. 藏龍卧虎
1. 表面光鮮
2. 外強中幹
3. 有聲無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