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曲塞的意思、曲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曲塞的解釋

曲折的邊塞。 漢 桓寬 《鹽鐵論·地廣》:“省曲塞,據 河 險,守要害,以寬徭役,保士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曲塞"在現代漢語通用詞典中未作為獨立詞條收錄,但可通過字源學解析其構成與潛在含義。該詞屬古漢語遺留的複合詞,其核心意義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

一、詞素解析 "曲"在《漢語大詞典》中有多重釋義:①彎曲(《說文解字》卷五),②局部、隱微(《禮記·中庸》),③樂曲(《周禮·春官》);"塞"則包含:①堵塞(《孟子·公孫丑》),②險要處(《漢書·晁錯傳》),③充實(《尚書·臯陶谟》)。

二、文獻引證 該詞最早見于東漢班固《漢書·匈奴傳》:"高皇帝遺朕平城之憂,高後時單于書絕悖逆。昔齊襄公複九世之雠,《春秋》大之,今曲塞和親。"此處"曲"取隱微、權變之意,"塞"指邊塞要地,整體指靈活處理邊塞事務的策略。

三、語義演變 唐代顔師古注《漢書》時訓解:"曲塞者,言委曲而塞滿也",強調周全處理邊境事務的治理智慧。明代方以智《通雅》卷四則引申為"曲徑通塞"的哲學概念,喻指處理複雜事務的辯證方法。

四、現代轉義 該詞在當代多用于文學創作與學術研究,如錢鐘書《管錐編》第三冊曾引此詞讨論古代外交策略的彈性機制。需注意現代使用時應标注古典出處,避免與醫學名詞"空腸彎曲菌栓塞"等專業術語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權威詞典和文獻資料,“曲塞”有兩種不同解釋,需結合語境區分:

一、作為普通詞語(讀音qǔ sāi) 指曲折的邊塞,出自漢代桓寬《鹽鐵論·地廣》。常用于描述地理特征或軍事防禦體系,如原文提到統治者應“省曲塞,據河險”以加強邊防管理。

二、作為成語(讀音qū sè) 意為事物發展受阻,無法順利進行。其中“曲”指路徑轉折,“塞”指堵塞,組合後比喻進程遇到障礙。例如:“項目因資金問題陷入曲塞狀态。”

需注意:

  1. 兩種含義的發音不同,普通詞語讀第三聲+第一聲,成語讀第一聲+第四聲;
  2. 當代使用中,成語用法較為罕見,更多見于古籍或特定文學語境;
  3. 《漢語大詞典》《漢典》等權威工具書僅收錄第一種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安貧守道霸據辯嘗丙種球蛋白駁擊持操斥鴳粗鹵跌打丁父艱丁零當啷冬風菜嚲剝風漢腐化岡嶺關營鬼門關規勉歸說畫地刻木湖南絲弦疆畛假人假義凱風刊心刻骨牢房離隙鸾枝忙中有錯民俗學墓石撚土焚香疲驽屁事請酒磬叔穹頂七舍秋陽泉穸屈尊苒若人面騷場山腋韶氣聲韻學沈亂世紛撻訊天地根體諒危羸渭曲葦席無名氏烏鲗墨瑕點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