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鈎挂。 明 宋濂 《報恩說》:“愛如枳棘,叢生道傍,能鉤罣一切。”參見“ 鉤掛 ”。
“鈎罣”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結構解析
詞義推測
結合兩字含義,“鈎罣”可能表示因鈎連而牽挂或阻礙,或指因外物牽絆産生的心理負擔。例如:
使用背景
該詞多見于古籍或特定語境,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若需精準解讀,建議結合具體文獻上下文分析。
由于該詞生僻且缺乏廣泛用例,以上解釋基于字源和構詞邏輯推斷,供參考。
鈎罣是一個漢字詞語,音讀為gōu guā。它可以指代紛亂、雜亂的事物或糾結、困擾的感覺。這個詞形象地描述了困擾人心的執念或事物的複雜性。
鈎罣的部首是鈎(钅),構成的筆畫有16劃。
鈎罣是古代漢字的寫法,現代簡化字為鈎挂。原本用于紀錄亂麻狀物,後引申為困擾糾結的意思。在繁體字中,"挂"的部分用"罣"代替。
在古代,鈎罣的寫法略有不同。"挂"部分右上方有一個"鈎"字旁,形成了糾結交錯的結構。
1. 心中充滿了鈎罣,無法釋懷。
2. 他的思緒被各種瑣事所鈎罣,無法集中精力。
3. 她的感情生活充滿了鈎罣,總是難以平靜。
1. 糾結:表示矛盾、糾纏在一起,無法解脫的意思。
2. 糾纏:指長期糾結、牽連在一起。
3. 糾紛:表示争執、争議的意思。
1. 鎖鍊:表示束縛、限制的意思。
2. 纏繞:指圍繞、糾纏在一起。
3. 紛亂:表示混亂、雜亂的狀态。
1. 清晰:表示清楚、明了的意思。
2. 簡單:指簡潔、容易理解。
3. 安甯:表示平靜、和平無事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