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微的意思、禁微的詳細解釋
禁微的解釋
猶言防微杜漸。《後漢書·丁鴻傳》:“禁微則易,救末者難,人莫不忽於微細,以緻其大。”《後漢書·質帝紀》:“ 本初 元年春正月丙申詔曰……夫瑞以和降,異因逆感,禁微應大,前聖所重。”
詞語分解
- 禁的解釋 禁 ī 受得住,耐久:禁受。禁得住。禁不起。弱不禁風。 忍耐,制止:不禁笑起來。 禁 ì ㄐㄧㄣˋ 不許,制止:禁止。禁絕。禁書。禁令。禁賭。禁欲。禁锢。情不自禁。 法律或習慣上制止的事:犯禁。違
- 微的解釋 微 ē 小,細小:細微。輕微。微小。微型。微觀。微雕。微積分。微電腦。微量元素。謹小慎微。微乎其微。 少;稍:稍微。微笑。微調(俹 )。 衰落;低下:卑微。微賤。 精深;精妙:微妙。精微。微言大義。
專業解析
“禁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在于在事物處于細微、萌芽狀态時就加以禁止和防範,以防止其發展擴大,釀成禍患。它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注重預防、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智慧。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
本義:防微杜漸
- “禁”:意為禁止、制止、防範。
- “微”:指微小、細微、萌芽、不顯著的狀态或事物。
- “禁微” 即指在錯誤、過失、禍患等剛剛露出苗頭,還處于微小、不易察覺的階段時,就及時采取措施加以禁止和預防,不讓其有發展壯大的機會。這層意思與成語“防微杜漸”高度一緻,強調預防的重要性。《漢語大詞典》将“禁微”解釋為“猶防微”,點明了其核心含義。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
引申義:禁止微小的過失
- 由“在細微處防範”引申開來,“禁微”也可以理解為禁止或防範那些看似微小的過錯或不良行為。因為小錯不糾,可能累積成大惡。這層含義強調了對待任何微小的不良傾向都應持警惕和禁止的态度。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
應用語境:治國理政與修身養性
- 治國理政: “禁微”常用于描述一種高明的治國策略。賢明的統治者會關注社會中的細微變化和潛在風險,在問題初露端倪時就采取措施化解,避免其演變成動搖國本的大問題。這體現了前瞻性和主動性。如《後漢書·丁鴻傳》中提到:“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銷滅,害除福湊矣。” 其中“杜漸防萌”即“禁微”之意。來源:《後漢書·丁鴻傳》。
- 修身養性: 在個人修養層面,“禁微”指要警惕和克制自己微小的不良念頭或行為(如懶惰、貪婪、傲慢的萌芽),通過“慎獨”和“克己”的功夫,在惡念惡行初生時就将其遏制,以保持品德的高潔。來源:《淮南子·人間訓》:“聖人敬小慎微,動不失時。” 體現了對細微之處的謹慎态度。
總結來說,“禁微”一詞蘊含着深刻的預防哲學,強調在禍患尚處于微小、萌芽狀态時就采取果斷的禁止和防範措施,既適用于國家治理的宏觀層面,也適用于個人修養的微觀層面,是中華傳統文化中關于風險管理和道德修養的重要智慧。
網絡擴展解釋
“禁微”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側重的解釋,具體可分為以下兩個層面:
一、現代常用含義(強調避免瑣碎幹擾)
- 基本解釋:指禁止或避免過度關注微小、瑣碎的事物或行為。
- 深層含義:提醒人們在處理事務時,應抓住核心問題,避免因細節分散精力而影響整體目标。例如在工作或學習中,需聚焦關鍵任務,而非糾結于無關緊要的細節。
- 使用場景:多用于指導決策、時間管理等場景。如:“優秀的管理者懂得‘禁微’,能快速辨别事務優先級。”
二、古代文獻含義(側重防患未然)
- 原始出處:出自《後漢書·丁鴻傳》“禁微則易,救末者難”,意為在問題萌芽階段及時制止,防止擴大化,與“防微杜漸”意義相近。
- 哲學内涵:強調對微小隱患的警惕性,體現中國古代“治未病”的預防思想。例如質帝诏書中提到“禁微應大”,說明防微可避免大禍。
三、綜合對比
- 現代 vs 古代:現代用法偏向“抓大放小”,古代更強調“防微杜漸”,二者均重視對“微小”的管控,但目的不同。
- 使用注意:需根據語境判斷具體含義。若引用古文(如學術讨論),宜采用防微杜漸的釋義;日常建議則適用現代引申義。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後漢書》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暗月鞭弰並後筆述鼻選不唯成城斷金晨征蚩尤戲儲蓄銀行存濟錯峙當門抵戶當生墊昏定影妒能害賢躲猾兒惡有惡報燔書阬儒撫髀感怍根荄怪特關戾咕咕嗥叫後年砉然化心胡言漢語兼洽角錢雞化卷秩喀嚓阬戮課職龍舄濾餅盲聩冥滅末秩能夠萍浮撲梭梭傔從戎事善職赦肺侯勝緣蛇欲吞象鐵嶺彤壺同心合意土巴佬帷蓋撾打心馳魏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