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床瓦竈的意思、繩床瓦竈的詳細解釋
繩床瓦竈的解釋
繩床:即交椅,也叫胡床;瓦竈:土坯爐竈。指簡陋的生活用具。形容非常貧窮。
詞語分解
- 繩床的解釋 見“ 繩牀 ”。 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以闆為之,并用繩穿織而成。又稱“胡床”、“交床”。《晉書·藝術傳·佛圖澄》:“迺與弟子 法首 等數人至故泉上,坐繩牀,燒安息香,呪願數百言。” 唐 玄奘 《大
- 竈的解釋 竈 (竈) à 用磚石砌成的生火做飯的設備:鍋竈。爐竈。竈突(竈上的煙筒)。 指“竈君”(中國民間在鍋竈附近供的神):祭竈。 筆畫數:; 部首:火;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繩床瓦竈”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形容極其貧困的生活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指用繩子編成的床(繩床)和土坯砌成的簡陋爐竈(瓦竈)。這兩者代指生活用具的極度簡陋。
- 引申義:比喻生活清苦、家境貧寒,常用于描述物質條件匮乏的狀态。
2.出處與用法
- 文學出處:最早見于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所以蓬牖茅椽,繩床瓦竈,并不足妨我襟懷。”。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常作謂語或分句使用,例如:“他雖出身顯貴,如今卻繩床瓦竈。”。
3.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窮困潦倒、粗茶淡飯、家徒四壁。
- 反義詞:錦衣玉食、堆金積玉、富麗堂皇。
4.文化内涵
- 典型意象:通過具象的“床”和“竈”展現貧困,反映了古代中國對生活必需品的重視。
- 現代類比:類似現代語境中“家徒四壁”或“一貧如洗”,但更強調用具的原始與簡陋。
5.注意事項
- 發音:注意“竈”讀作“zào”,而非“zhào”。
- 書寫:“竈”不能誤寫為“造”。
若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紅樓夢》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繩床瓦竈》的意思
《繩床瓦竈》是一個成語,意為穩定、安逸的生活環境。這個成語由三個詞組成,分别是繩、床、瓦和竈。
拆分部首和筆畫
《繩床瓦竈》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
- "繩" 的部首是 "纟",筆畫數為 11。
- "床" 的部首是 "廣",筆畫數為 7。
- "瓦" 的部首是 "瓦",筆畫數為 5。
- "竈" 的部首是 "火",筆畫數為 7。
來源和繁體
《繩床瓦竈》最早出自于明代作家馮夢龍的小說《警幻錄》。在小說中,這個成語用來描述一個舒適、安甯的居所。在繁體中,這個成語的寫法是「繩床瓦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成語《繩床瓦竈》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缺乏相關資料,目前對于古時候漢字寫法的準确情況并不清楚。
例句
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舒適、安逸的生活環境,如:
"他位于鄉村的别墅,有着美麗的花園和寬敞的房間,真是繩床瓦竈,生活無憂。"。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繩床瓦竈》意思相近的成語有:"泰山北鬥"、"山清水秀"。
與《繩床瓦竈》意思相反的成語有:"窮途末路"、"生活艱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