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困辱的意思、困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困辱的解釋

困窘和侮辱。《戰國策·秦策三》:“大夫 種 事 越王 ,主離困辱,悉忠而不解。”《史記·朝鮮列傳》:“困辱亡卒,卒皆恐。”《舊唐書·忠義傳下·高沐》:“雖不死,備嘗困辱矣。” 清 姚鼐 《記蕭山汪氏兩節婦事》:“日欺陵困辱,兩孺人不為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困辱”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kùn rǔ,由“困”(困窘)和“辱”(侮辱)組合而成,表示既處于困境又遭受屈辱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解釋


二、詳細解釋

  1. 字義分解

    • 困:指陷入艱難處境,如貧困、病痛或環境限制(如《史記》中“困辱亡卒”的用例)。
    • 辱:指人格或尊嚴受到損害,如被輕視、欺淩(如《戰國策》中“主離困辱”的描述)。
  2. 曆史用例

    • 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忠臣、義士或百姓的艱難處境,例如:
      • 《舊唐書》記載高沐“雖不死,備嘗困辱矣”。
      • 清代姚鼐提到“日欺陵困辱”,表現長期受欺壓的狀态。
  3. 現代應用
    可用于形容個人或群體在逆境中同時承受物質匮乏和精神打擊,如:“流離困辱”“備受困辱”等。


三、例句參考


四、總結

“困辱”一詞強調雙重困境,既包含客觀的生存壓力,也包含主觀的尊嚴受損,常見于描述曆史人物遭遇或社會弱勢群體的境況。使用時需注意語境,多帶有沉重、悲壯的情感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困辱

困辱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貶義,表示被困、受辱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困辱由“囗”和“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囗”是四角形的部首,表示圍住、封閉的意思,“辱”是含義為羞辱、侮辱的字邊,是一個獨立的字形。

困辱的總筆畫數為13畫。其中,“囗”部分為3畫,“辱”部分為10畫。

來源和繁體

困辱是古代漢語,最早見于《詩經·大雅·蕩》:“有骛無難,無有困辱。”表示沒有難度、沒有困擾或辱罵。困辱是成語,用來形容被人欺淩、羞辱的狀況。

在繁體字中,困辱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困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困辱的古時字形與現代稍有不同。古代的「困」字寫作「困」, 「辱」字寫作「辠」。字形變化主要發生在辱字的上部,由「辰」變為了「母」,古字形多呈現象形意符號或各種抽象的象形聯結字。

例句

1. 生活中遭受困辱是一種痛苦的經曆。

2. 他不願意再忍受更多的困辱,選擇了離開。

組詞

1. 困境:表示陷入困難或困住的處境。

2. 困擾:表示困難、問題引起的煩惱或困惑。

3. 辱罵:表示侮辱、羞辱的言辭。

近義詞

1. 羞辱:指公然或暗地裡使人感到恥辱、難堪。

2. 淩辱:指侮辱、欺負、辱駡。

反義詞

尊崇:表示尊敬、崇敬、尊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