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飛章的意思、飛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飛章的解釋

(1).報告急變或急事的奏章。《後漢書·李固傳》:“以 固 為議郎。而阿母宦者疾 固 言直,因詐作飛章以陷其罪,事從中下。” 唐 元稹 《陽城驿》詩:“飛章八6*九上,皆若珠暗投。”

(2).迅急上奏章。《後漢書·蔡邕傳》:“ 璜 遂使人飛章言 邕 質 數以私事請託於 郃 , 郃 不聽, 邕 含隱切,志欲相中。”《舊唐書·劉悟傳》:“ 從諫 深知内宮之故,乃自 潞府 飛章論之曰:‘臣聞造僞以亂真者,匹夫知之尚不可,況天下皆知乎?’” 鄭觀應 《盛世危言·電報》:“一旦有事疆傷,飛章入告。”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飛章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飛章”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既指緊急的文書形式,也指快速上報的行為。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具體解釋

  1. 名詞用法:指報告突發事件或急務的文書

    • 例:《後漢書·李固傳》記載“詐作飛章以陷其罪”,唐代元稹詩“飛章八九上”均描述此類緊急奏章。
  2. 動詞用法:表示迅速上奏的行為

    • 例:《後漢書·蔡邕傳》提到“使人飛章言邕”,《舊唐書》中“飛章論之”均體現快速呈遞奏章的動作。

三、曆史背景與應用

四、關聯成語

作為四字成語時,“飛章”保留原義,強調文書的緊迫性,如“飛章告急”。其結構符合漢語中“動詞+名詞”的常見搭配模式。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用例,可參考《後漢書》相關篇章或唐代詩文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飛章,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将信件或文件寄送到目的地的過程中加急處理,以便快速抵達。現在讓我為你拆分一下這個詞的部首和筆畫。 飛: 部首:飛字的部首是飛,表示與飛行相關的字。 筆畫:飛字總共有4劃。 章: 部首:章字的部首是章,表示紋章、文稿等字。 筆畫:章字總共有11劃。 飛章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時候人們利用鴿子或馬遞等手段傳遞信息。為了保證信息的安全和快速傳遞,寄送的信件上會蓋上特殊的圖章,表示加急處理。這樣的傳統也延續至今,現代快遞行業中,加急件通常也會蓋上特殊的蓋章,即所謂的飛章。 至于繁體字的寫法,飛章的繁體字形為「飛章」。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以飛字為例,古代漢字的飛字是「飛」,沒有現在的「飛」字的右邊豎短撇。章字在古代寫作「章」沒有變化。這些古代字的寫法在現代漢字中也有保留下來。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把這封信裝進信封後,貼上飛章後,立即送到了郵局。 與飛章相關的組詞有:飛躍、飛速、加急、郵件等。 與飛章近義的詞語有:特快、加急、急件等。 與飛章反義的詞語有:普通、正常、平信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