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官方研究和整理譜牒的機構。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一節:“ 東晉 、 南朝 ,特重家譜,朝廷設立譜局,用人必須查考譜籍。”
“譜局”是古代官方設立的專門機構,主要負責研究和整理譜牒(家族世系記錄)。以下是詳細解釋:
譜局是東晉、南朝時期由朝廷設立的官方機構,核心職能為編修、管理譜牒(即家族世系檔案),并用于官員選拔的資質核查。其存在反映了當時社會對門第與血緣關系的重視。
此解釋綜合了《中國通史》等史料記載,其他網絡詞典(如-6)雖表述相近,但未提供額外補充信息。
譜局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譜和局兩個字組成。
譜字的部首是讠,總筆畫數為13劃。
局字的部首是屍,總筆畫數為7劃。
譜局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琴棋書畫等藝術形式。譜指的是譜曲、譜寫的意思,局則是指比賽、比局的意思。因此,譜局可以理解為指導或安排藝術表演、比賽等方面的活動。
譜局的繁體字是譜局。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譜局可能采用了不同的字形。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字形發生了改變,以譜局的現代寫法為準。
1. 這張譜局詳盡地描繪了樂曲的演奏步驟。
2. 他是音樂比賽的裁判,負責安排各個參賽者的譜局。
3. 組織一場圍棋比賽需要制定仔細的譜局安排。
1. 譜曲:指創作音樂、作曲。
2. 譜寫:指将音樂作品寫下來。
3. 局面:指某一種情況或狀态的發展狀況。
4. 局限:指某一事物所具有的限度。
1. 樂譜:指音樂作品的譜子。
2. 比賽安排:指比賽的日程安排和規劃。
3. 指揮:在音樂演奏中,負責指導整個樂團的指揮。
1. 隨意:指沒有按照一定的規則和計劃進行。
2. 自由發揮:指沒有特定限制,可以根據個人的靈感和創意行動。
3. 松散:指沒有明确的組織和安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