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萬物的始源。《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2).全國的母儀。稱頌皇後之詞。《漢書·元後傳贊》:“及 王莽 之興,由 孝元後 歷 漢 四世為天下母。”
“天下母”是一個源自古籍的詞語,主要有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萬物的始源
出自《老子》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此處以“母”比喻宇宙萬物的本源,指代“道”這一哲學概念,強調其先于天地存在且永恒不變的性質。如《老子》第二十五章提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為天下母”,進一步闡釋了“道”作為創生之源的特性。
全國的母儀典範
用于稱頌皇後或女性統治者,象征其德行可作為天下女性的表率。例如《漢書·元後傳贊》記載:“(孝元後)曆漢四世為天下母”,此處特指皇後母儀天下的地位。
建議結合《老子》原文及《漢書》相關篇章進一步理解其文化内涵。如需完整文獻參考,可查閱(搜狗百科)及(滬江詞典)的詳細解析。
《天下母》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天下的母親,比喻為人民群衆。
《天下母》的拆分部首是“一”和“水”,筆畫順序為3、4、7。
《天下母》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人們對母愛的崇高贊美。母親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最親近的人,她們無私奉獻、關懷備至。因此,人們形容母親為天下的母親。
《天下母》的繁體字為「天下母」。
古時候《天下母》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具體寫法為「天下母」。
他奉獻自己的一切,為人民群衆付出了很多,真可謂《天下母》。
天下、母愛、人民、群衆
民之母、天下之母、子民之母、大家的媽媽
天下之仇、敵人、冷血無情、不關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