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取志的意思、取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取志的解釋

猶立志。 晉 張協 《雜詩》之一:“取志 於陵子 ,比足 黔婁生 。” 清 吳偉業 《送何省齋》詩:“哲人尚休官,取志不在歲。賢達恃少年,輕心撥名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取志"是一個相對生僻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以從字面拆解并結合權威辭書進行解釋:

  1. 基本釋義:

    • 取: 本義為“捕獲”、“割取耳朵(古代戰功标志)”,引申為“拿”、“得到”、“采用”、“選取”等義。在“取志”中,主要取“選取”、“采用”、“立志于”之意。
    • 志: 本義為“心意”、“志向”,也指“記載”、“記錄”(如地方志)。在“取志”中,主要取“志向”、“心志”、“意志”之意。
    • 合義: “取志”通常理解為“選取志向”、“确立心志”、“立志于(某事)”。它強調主動地選擇并确立自己的目标或追求的方向。
  2. 詳細解釋與用法:

    • 确立志向: 這是“取志”最核心的含義。指個體經過思考或受外界影響後,明确并決定自己要追求的目标或事業方向。例如:“他早年取志于醫學,後終成一代名醫。” 這裡強調主動選擇和确立目标的過程。
    • 記錄心志/事迹: 在更古老的用法或特定語境下,“取”可理解為“記錄”、“采取(材料)”,“志”可理解為“記載”、“事迹”。此時“取志”可解作“記錄心志或事迹”。例如,在編纂地方志或人物傳記時,搜集材料進行記錄的行為可稱為“取志”。但這種用法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罕見,更常用“采風”、“采編”、“記錄”等詞。
    • 表達意志: 在特定語境中,也可理解為“表達(自己的)意志或決心”。
  3. 權威辭書參考: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 該詞典是收錄漢語詞彙最全的權威工具書之一。其對“取”和“志”的詳盡釋義是理解“取志”的基礎。雖然該詞典可能未直接收錄“取志”詞條(因其相對生僻),但其對構成語素的解釋是解讀複合詞的根本依據。可參考“取”字條下“選取;采用”等義項,“志”字條下“志向;志願”及“記;記在心裡或用文字、符號标記”等義項。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
    • 《辭源》(商務印書館): 作為一部主要收錄古漢語詞彙和詞義的辭書,《辭源》對于理解“取志”在古籍中可能出現的含義(尤其是“記錄心志/事迹”這一古義)有重要參考價值。可查閱“取”和“志”的相關古義項。來源:《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
    • 《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 作為規範現代漢語詞彙使用的權威詞典,其對“取”和“志”的現代常用義項的解釋,有助于确認“取志”在現代語境中最可能被理解的含義(即“确立志向”)。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取志”一詞的核心意義在于選取并确立志向或目标。雖然在古漢語中偶有“記錄心志或事迹”的用法,但在現代漢語中,其最常用且被理解的含義是“立志”、“确立心志”。理解該詞需結合權威辭書對“取”和“志”這兩個語素的深入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

“取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取志”由“取”(取得、追求)和“志”(志向、抱負)組成,核心含義是以積極的心态努力追求目标。現代語境中常用于表達勵志或自我激勵的意圖。

  2. 古文中的用法
    在古典文獻中,“取志”常被解釋為“猶立志”,即确立志向。例如:

    • 晉代張協《雜詩》提到“取志於陵子”,意為效仿賢者于陵子的志向。
    • 清代吳偉業詩句“哲人尚休官,取志不在歲”則強調志向的純粹性,不因時間而改變。
  3. 使用場景

    • 現代:適用于個人規劃、勵志演講等場景,強調主動追求理想。
    • 古代:多用于詩文,表達對高尚志向的推崇或自我鞭策。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立志、明志、笃志
    • 反義詞:放棄、消極、苟安。

注意:部分文獻(如)中“取志”被用于“采取志願”的語境,屬于特定搭配,與核心含義關聯較弱,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卞璧玺不軌之徒不見經傳曹官瘳疾撺拳攏袖催命符大好河山答抗定食堕弱浮收附增狗眼看人關金券鬼頭魔眼呵壁懷羊虎落平川家姬驕霸轎鋪箕箙金繭進馬今文尚書唧筒基桢勞動法列如零香亂性漫聲明鮮密戚棚頭僻憃撇漩骞損囚梁曲證容賢肉袒負荊桑本山珍海味赦過神旺獸困則噬太平令唐突西施踏雨恬樂題句通渠抟心揖志汪濊遺勞黠骜遐坰謝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