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蟲名。寒蟬的别稱。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天地·氣候集解》:“鳴於秋者曰寒蜩,即《楚辭》所謂寒螿也。故《風土記》曰:‘蟪蛄鳴朝,寒螿鳴夕。’今秋初夕陽之際,小而緑色聲急疾者,俗稱都了是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鳥語》:“ 齊 俗呼蟬曰‘稍遷’,其緑色者曰‘都了。’”參見“ 寒蟬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未收錄“都了”作為獨立詞條。從構詞法角度分析,“都”作為範圍副詞表示總括,如“大家都來了”;“了”作為動态助詞表示動作完成,如“他吃了飯”。二者連用多出現在方言語境,如江淮官話中“都了”可表“全部完成”,例如:“事情都了結哉”(《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
在曆史文獻中,“都了”曾作為昆蟲别名出現,《爾雅·釋蟲》記載“不過,蛷蠰,其子蜱蛸”晉代郭璞注:“蛷蠰,螗蜋别名,今江東呼為石蜋,又呼龅虰,一曰蛇醫,大腹者喚為都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爾雅注疏》)。此用法現代漢語已不常見。
建議讀者在使用時注意語境區分,标準漢語書面表達中建議采用“全都”“完全”等規範表述。如需方言研究資料,可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纂的《中國語言地圖集》。
“都了”是一個漢語詞語,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都了”指一種昆蟲,即寒蟬的别稱。寒蟬是蟬科昆蟲的一種,常于秋季鳴叫,體型較小且呈綠色,鳴聲急促。
文獻來源
發音與用法
擴展說明
寒蟬因秋涼後停止鳴叫,故在詩詞中常被賦予“悲秋”“蕭瑟”的意象,如“寒蟬凄切”(柳永《雨霖鈴》)。
“都了”是寒蟬的别稱,屬于特定語境下的古語或方言詞彙,需結合文獻背景理解。
安複百拙千丑北陲卑居标率蠶室僝偢串親訪友耽盤道祖東施敦適多岐風耗負對廣土鬼頭風裹腳條子灰然湖劇昏茫兼道僭慝簡正金芝韭黃克荷跨籍老氣橫秋臘田亂點鴛鴦譜縷舉埋覆猛将迷丢沒鄧彌姐名川内人鋪馬千夫諾諾,不如一士谔谔契合欺诳頃年上拂商談山栀食蘋鹿時形守先待後司馬昭之心韬戎沓貪騰化甜口兒通軌同文宛馬饷軍顯身手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