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官方研究和整理谱牒的机构。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 东晋 、 南朝 ,特重家谱,朝廷设立谱局,用人必须查考谱籍。”
“谱局”是古代官方设立的专门机构,主要负责研究和整理谱牒(家族世系记录)。以下是详细解释:
谱局是东晋、南朝时期由朝廷设立的官方机构,核心职能为编修、管理谱牒(即家族世系档案),并用于官员选拔的资质核查。其存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门第与血缘关系的重视。
此解释综合了《中国通史》等史料记载,其他网络词典(如-6)虽表述相近,但未提供额外补充信息。
谱局是一个汉字词语,由谱和局两个字组成。
谱字的部首是讠,总笔画数为13划。
局字的部首是尸,总笔画数为7划。
谱局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琴棋书画等艺术形式。谱指的是谱曲、谱写的意思,局则是指比赛、比局的意思。因此,谱局可以理解为指导或安排艺术表演、比赛等方面的活动。
谱局的繁体字是譜局。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谱局可能采用了不同的字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字形发生了改变,以谱局的现代写法为准。
1. 这张谱局详尽地描绘了乐曲的演奏步骤。
2. 他是音乐比赛的裁判,负责安排各个参赛者的谱局。
3. 组织一场围棋比赛需要制定仔细的谱局安排。
1. 谱曲:指创作音乐、作曲。
2. 谱写:指将音乐作品写下来。
3. 局面:指某一种情况或状态的发展状况。
4. 局限:指某一事物所具有的限度。
1. 乐谱:指音乐作品的谱子。
2. 比赛安排:指比赛的日程安排和规划。
3. 指挥:在音乐演奏中,负责指导整个乐团的指挥。
1. 随意:指没有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计划进行。
2. 自由发挥:指没有特定限制,可以根据个人的灵感和创意行动。
3. 松散:指没有明确的组织和安排。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