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攤徵的意思、攤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攤徵的解釋

攤派征收。 唐 陸贽 《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之一:“舊重之處,流亡益多……有流亡,則已重者攤徵轉重。” 宋 李骘 《徐襄州碑》:“至於補累攤徵,有加無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攤徵”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tān zhēng,其核心含義是分攤征收費用或責任,常見于曆史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攤”指分攤、平均分配,“徵”指征收、收取。合起來表示将費用或責任平均分配給相關的人或團體,尤其用于賦稅或公共事務的分攤。

曆史背景與用法

  1. 賦稅分攤
    唐代陸贽在《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中提到:“舊重之處,流亡益多……有流亡,則已重者攤徵轉重。” 說明當時因人口流亡,剩餘民衆的賦稅負擔被進一步分攤,導緻壓力加重。
  2. 政策實施
    宋代李骘的《徐襄州碑》記載:“至於補累攤徵,有加無減。” 表明攤徵可能用于彌補財政虧空,但長期執行會加重民衆負擔。

延伸含義

近義詞與相關概念

“攤徵”多用于曆史語境,描述政府或團體分攤賦稅、費用的行為。其效果取決于執行方式,可能體現公平分配,也可能因過度攤派引發民困。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唐代陸贽、宋代李骘的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攤徵的意思

攤徵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描述政府徵收財産或稅款的行為。它表示政府部門按照一定的規定和程式,強制徵收個人或企業的財産或稅款。

拆分部首和筆畫

攤徵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

攤(扌手部 + 單獨的旦構件)共7畫

徵(彳行軍部 + 化一凡構件)共12畫

來源和繁體

攤徵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它的繁體字是攤徵。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差異,而攤徵也不例外。古時的攤字可能寫作攤,而徵字可能寫作徵或徵。不同的曆史時期和地區都會對字形有所變化。

例句

政府為了籌集資金,決定對企業進行攤徵。

經過居民的抗議,政府決定暫停對農民的攤徵活動。

組詞

攤販、攤主、徵收、徵稅。

近義詞

征用、征收。

反義詞

賠償、補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