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予的意思、大予的詳細解釋
大予的解釋
樂名。《後漢書·明帝紀》:“﹝ 永平 三年﹞秋八月戊辰,改大樂為大予樂。”《文選·顔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大予》協樂,上庠肆教。” 劉良 注:“《大予》,樂名。”《宋書·臧質傳》:“自恣丑薄,罔知涯涘,幹謁陳聞,曾無紀極,請樂窮《大予》之英,求器盡官府之選。”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予的解釋 予 ú 同“餘”,我:予智自雄(自誇聰明,妄自誇大)。予取予求(原指從我這裡取,從我這裡求;後指任意索取)。 奪取 予 ǔ ㄩˇ 給與:予以。賜予。賦予。給予。生殺予奪(亦作“生殺與奪”)。 奪取
網絡擴展解釋
“大予”一詞的含義可從曆史官職和現代引申義兩個層面解析,具體如下:
一、曆史官職與樂名(主要含義)
-
起源與職能
“大予”最初為樂名,西漢稱《大樂》,東漢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改稱《大予樂》,并設“大予樂令”一職,隸屬太常寺,秩六百石。其職責包括掌管宮廷音樂、祭祀奏樂及宴會用樂次序,是古代禮樂制度的重要官職。
-
文獻依據
《後漢書·明帝紀》記載:“改大樂為大予樂”,《宋書》中也提到“請樂窮《大予》之英”,均印證其作為禮樂體系的核心地位。
二、現代引申義(成語用法)
-
基本含義
現代漢語中,“大予”可作成語使用,意為“慷慨給予、大量施予”,強調無私且豐厚的饋贈行為。
-
使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個人或組織在物質、精神層面的慷慨援助,例如:“他大予相助,解了燃眉之急。”
三、補充說明
- 讀音:dà yǔ,其中“予”為動詞性讀音(非“yú”)。
- 字義分解:“大”指規模或程度超出一般,“予”表示給予,組合後強化“大量贈與”的意象。
如需查閱完整文獻或不同語境用例,可參考《後漢書》《宋書》等古籍,或現代詞典中的成語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予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給予、賜予、授予。該詞的拆分部首是大和亻,其中大表示大小、廣大,亻為人的部首。根據筆畫計算,大予共有5個筆畫。
大予一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漢語。在繁體字中,大予的寫法為「大與」。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意思和音讀都相同。
以下是幾個例句:
1. 希望政府能大予支持教育事業的發展。
2. 他是一位慷慨大度的朋友,經常大予幫助他人。
3. 這個獎項是對他多年來努力的大予認可。
一些組詞包括大予以、大予旨意、大予期望等。近義詞可以是賜予、授與、施予,反義詞可能是拒絕、剝奪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