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拿辦的意思、拿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拿辦的解釋

[arrest and punish] 捉拿來依法辦理

詳細解釋

逮捕法辦。 陶成章 《浙案紀略》下卷第二章第二節:“按照革命拿辦,明正典型,決不寃枉。” 魯迅 《墳·論雷峰塔的倒掉》:“聽說,後來 玉皇大帝 也就怪 法海 多事,以至荼毒生靈,想要拿辦他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拿辦”是漢語中具有特定法律色彩的動詞,指依法對違法或渎職者實施逮捕并追究責任的行為。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詞義分解

    “拿”在古漢語中表示“捉拿、捕獲”,如《水浒傳》中“拿了這厮”;“辦”指“懲處、治理”,合稱後專指通過法律程式對特定對象進行強制措施和問責。現代用法中,“拿辦”多用于官方文書或曆史叙述,強調公權力對犯罪行為的制裁。

  2. 法律語境特征

    該詞隱含着程式的合法性,如《清史稿》載“着即拿交刑部治罪”,表明需經司法機構審查後執行。當代法律術語中雖較少使用,但仍保留在描述曆史案件或仿古語境中,如《漢語大詞典》定義為“逮捕法辦”。

  3. 文學與曆史用例

    魯迅《而已集》曾諷刺性使用“拿辦”一詞:“聽說北京城中,已經‘拟就’将要‘拿辦’的人的名單”,反映該詞在近代社會變革中的政治工具屬性。此用法印證了詞彙與時代背景的緊密關聯性。

網絡擴展解釋

“拿辦”是一個漢語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引證與用法

  1. 法律場景
    常用于描述對違法者的強制措施,如:

    “張警官親手将那個狡猾的歹徒拿辦。”
    “玉皇大帝想要拿辦法海”(魯迅《論雷峰塔的倒掉》)。

  2. 曆史文獻
    陶成章在《浙案紀略》中提到:“按照革命拿辦,明正典型”,體現早期革命時期對罪行的審判程式。


近義詞與反義詞


補充說明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例句或法律案例,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敖戲寶藏閉門讀書秉機伯父長局侈目赤雀銜書舛逆黜罰詞訟翠竹黃花大喬電視機發顔法治費齒牙飛毂高躔工絕鼓忭桂荼國防軍駭栗含咀诃策甲第連雲較訛精瑩勁駿蠡舫淩雜米鹽隴塞率法滿破密集耐力女歌手抛鄉離井棚帳萍梗平貼品色衣乾人窮海秋縣七雄奇穎森聚山栖沈大鐵路省脈伸肌誦詠擡敬太陽燈停駐無神論霞舉襲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