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抹西塗的意思、東抹西塗的詳細解釋
東抹西塗的解釋
見“ 東塗西抹 ”。
詞語分解
- 東的解釋 東 (東) ō 方向,太陽出升的一邊,與“西”相對:東方。東經(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或經線)。東山再起(喻失勢之後,重新恢複地位)。付諸東流。 主人(古代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東。股東。東道主(泛指
- 塗的解釋 塗 (塗) ú 使顔色或油漆等附着在上面:塗飾。塗漆。塗抹。 亂寫:塗鴉。 用筆抹上或抹去:塗改。塗竄。塗乙。 泥濘:塗炭。 河流或海流夾雜的泥沙在地勢較平的河流入海處或海岸附近沉積而成的淺海灘:海塗
網絡擴展解釋
“東抹西塗”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基本解釋
- 拼音:dōng mò xī tú(或dōng tú xī mǒ)
- 釋義:原指婦女梳妝打扮時隨意塗抹,後引申為:
- 謙辭:形容自己寫作或繪畫時隨意為之,不夠嚴謹。
- 中性描述:比喻輕率下筆、亂寫亂畫,或行為缺乏規則。
出處與典故
- 最早記載: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提到“阿婆三五少年時,也曾東塗西抹來”,以婦女梳妝比喻少年時的率性而為。
- 清代引用:龔自珍在《金縷曲》中化用此詞,表達對友人畫作的謙遜評價。
用法與示例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
- 示例:
“這篇文章隻是東抹西塗,還請多指教”(謙辭);
“他畫畫時東抹西塗,毫無章法”(中性描述)。
近義詞
- 東塗西抹:意義完全相同,為更常見的寫法。
- 信筆塗鴉:側重隨意書寫或繪畫的狀态。
補充說明
此成語既可自謙,也可客觀描述缺乏條理的行為,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更完整解析,可參考漢典()或《唐摭言》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東抹西塗》是一個漢語詞彙,用來形容行為或動作不規整、不規範的樣子。下面是關于該詞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該詞的拆分部首是“日”和“手”,總共有十四個筆畫。
來源:該詞最早出現于明代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中。用以表示東畫西塗,指繪畫或書寫時隨意塗抹而沒有規則或有序性。
繁體:繁體字為「東抹西塗」。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過去,漢字寫法存在一些變體。但是現代通用的寫法是“東抹西塗”。
例句:這個小朋友畫畫東抹西塗,但是很開心。
組詞:東西、抹布、塗鴉等。
近義詞:東搽西塗、東亂西豎。
反義詞:整齊有序、規規矩矩。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可以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