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幔的意思、地幔的詳細解釋
地幔的解釋
[mantle] 地球内約2900多公裡深處,岩石層以下、地心以上與地心斷開的部分
詳細解釋
地球内介于地殼和地核之間的部分,厚度約2900多公裡。
詞語分解
- 地的解釋 地 ì 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說。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地殼。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地球上的
- 幔的解釋 幔 à 張在屋内的帳幕:幔帳。幔子。布幔。窗幔。帷幔。 筆畫數:; 部首:巾;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地殼和地核之間的重要圈層,其具體含義和特征如下:
一、基本定義
地幔位于莫霍界面(地殼底部)與古登堡界面(深約2900公裡)之間,厚度約2865公裡,占地球總體積的82.3%、總質量的67.8%,是地球體積最大、質量最重的層。
二、分層結構
- 上地幔(17-980公裡):頂部存在軟流層,因放射性元素衰變放熱導緻岩石部分熔融,是岩漿發源地;
- 下地幔(980-2900公裡):高溫高壓環境下物質呈可塑性固态,鐵元素含量相對增加。
部分研究還将地幔細分為上地幔、過渡層(400-700公裡)和下地幔。
三、物質組成
主要成分為橄榄岩類岩石,以橄榄石、輝石等矽酸鹽礦物為主,含矽、鎂、鐵、鋁等元素。上地幔成分接近石質隕石,下地幔可能含更多金屬硫化物。
四、地質作用
- 軟流層是闆塊運動的驅動力來源,直接影響火山、地震等地質活動;
- 地幔熱對流驅動地殼闆塊移動,熱量通過地幔向地表傳遞。
五、其他特性
- 溫度範圍:約500-5000℃,壓力隨深度遞增;
- 近期研究發現地幔中存在巨型古老岩石結構,可能與闆塊俯沖作用相關。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搜狗百科、愛問教育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地幔》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地幔是地球内部結構中的一層,位于地殼與地核之間。它由固态岩石組成,占據地球體積的大部分,厚度約為約2900公裡。地幔影響地球的地震活動、火山噴發和闆塊運動等地質現象。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地幔》一詞的部首是“土”字旁,它由7個筆畫構成。
來源:
地幔一詞的來源是受到古代地質學家的研究成果的影響,翻譯自英文單詞"Mantle"。在地質學中,地幔是地球内部的一層,這一概念最早由地質學家亞曆山大·馮·洪堡提出。
繁體:
地幔的繁體字為「地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地幔一詞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沒有确切的文獻記載可以參考。
例句:
1. 地幔的運動影響了地球的闆塊運動和地震活動。
2. 地質學家通過研究地幔的成分和性質,揭示了地球内部演化的奧秘。
組詞:
地球、地殼、地核、地震、闆塊、運動、岩石
近義詞:
岩石圈
反義詞:
地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