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末等。指低下的地位。自謙之詞。 南朝 梁 沉約 《為南郡王讓中軍表》:“臣以末第,聯輝上序。”
關于“末第”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末第”指末等或低下的地位,常用于自謙語境。該詞源自古代漢語,如南朝梁文學家沉約在《為南郡王讓中軍表》中以“臣以末第,聯輝上序”表達自謙身份。
二、詞語結構
三、用法特點
主要用于古代文獻或正式場合的自謙表述,強調自身地位卑微。例如官員上表時自稱為“末第”,以示謙遜。
四、例句解析
南朝沉約《為南郡王讓中軍表》中“臣以末第,聯輝上序”一句,意為“我雖地位卑微,卻得以與尊貴者并列”,通過自貶身份表達對上級的尊重。
《末第》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最後一個、末尾的位置或順序。
《末第》的部首是木字旁,具體部首和筆畫如下:
部首:木
筆畫:8畫
《末第》一詞來源于傳統漢字,出自古代漢族文字,是漢語中的一個常用詞彙。
《末第》的繁體字為「末第」,和簡體字形式一緻,隻是書寫風格上有所不同。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末第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體,比如末字旁有時會寫為「木」字的上部分,而第字旁則可能會寫為「米」。但總體上,古代漢字的字形和現代漢字基本相同,隻是書寫風格和一些細節上會有差異。
1. 我是考試的末第一個交卷的,感覺有點緊張。
2. 這是我讀完的書序列中的末第一本。
1. 末尾
2. 末日
3. 第一
4. 第二
5. 頂末
1. 最後
2. 終末
3. 末尾
4. 末了
1. 開始
2. 首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