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樂全的意思、樂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樂全的解釋

(1).指道家所謂超脫哀樂之情、無往而不適的境界。《莊子·繕性》:“樂全之謂得志。” 成玄英 疏:“夫己身履于正道,則所作皆虛通也。既而無順無逆,忘哀忘樂,所造皆適,斯樂之全者也。”

(2).謂以完美為樂。《三國志·魏志·锺繇傳》“帝以 吳 、 蜀 未平,且寝” 裴松之 注引 晉 袁宏 曰:“夫民心樂全而不能常全也,蓋利用之物懸於外,而嗜慾之情動於内也。於是有進取貪競之行,希求放肆之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樂全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哲學意蘊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典籍用例及思想内涵三方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樂”(lè):甲骨文象形為“木上絲弦”,本指音樂,引申為喜悅、和諧。《說文解字》釋:“樂,五聲八音總名”㊟¹,後衍生為心境愉悅的狀态。
  2. “全”:金文象“玉未損之形”,《說文》注:“全,完也”㊟²,表完整無缺、保全本性之意。

二、典籍釋義

該詞首見于道家文獻,核心義為通過精神修養達到至樂與本性保全的統一境界:

三、哲學意涵

在傳統語境中,“樂全”包含三重維度:

  1. 修養論:通過摒除物欲、虛靜守心實現心靈自由(《莊子·刻意》:“虛無恬惔,乃合天德”㊟³);
  2. 境界論:體現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終極愉悅(如“鼓琴足以自娛”的至人狀态㊟³);
  3. 價值論:反對功利束縛,主張“不以好惡内傷其身”(《莊子·德充符》㊟³),保全天然心性方為真樂。

學術來源

㊟¹ 許慎. 《說文解字》·樂部(中華書局影印本)

㊟² 許慎. 《說文解字》·入部

㊟³ 莊周. 《莊子》外篇·繕性/刻意(中華書局《莊子集釋》)

㊟⁴ 蘇轍. 《栾城集》卷二十二·樂全先生文集叙(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本)

字形演變參考:


注:因“樂全”屬古典哲學專詞,現代漢語詞典(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未單列條目,其釋義需結合先秦原典及注疏體系考辨。當代使用多見于學術論著中對傳統思想的引述。

網絡擴展解釋

“樂全”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道家哲學概念
    指超脫世俗哀樂情感、達到無往而不適的境界。源自《莊子·繕性》:“樂全之謂得志。” 成玄英注解為“忘哀忘樂,所造皆適”,即内心不受外界情緒幹擾,處于和諧安甯的狀态。

  2. 世俗化引申義
    由“樂”(快樂)與“全”(完整)組合而成,形容生活幸福美滿、内心安樂,或贊美家庭和睦、人生圓滿。


二、用法與示例


三、字義分解


四、注意事項

别人正在浏覽...

愛樹百舉百捷幫兇半開門兒博采不釘對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才智慘容參賽草編朝纓楮币出結挫針點饑電舌洞戶短處發嗲非決定論風靡雲湧浮宕縛舌交唇港督亘古奇聞官官河橋惶擾黃手蹇跛肩靡簡序激觸景明金漿玉液謹敏祭台籍田集體舞就佃機要員鈞天夢龍龛彭勃品類破家蕩産磬虡桑間濮上射垛事業家四海之内皆兄弟孫詞桃根挺勁通意玮寶文章國小偏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