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辞。称对方。 宋 欧阳修 《与程文简公书》:“屡烦台端,悚仄可知。” 清 曾国藩 《复胡润之书》:“闻台端剗除强6*暴不遗餘力,鄙怀欲取为伐柯之则。”
即台杂。《通典·职官六》:“侍御史之职有四,谓推、弹、公廨、杂事……臺内之事悉主之,号为臺端,他人尊之曰端公。”《新唐书·百官志三》:“侍御史六人……久次者一人知杂事,谓之杂端,殿中监察职掌、进名、迁改及令史考第,臺内事顓决,亦号臺端。”参见“ 臺杂 ”。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台端汉语 快速查询。
“台端”的汉语词典释义
“台端”是一个源自古代、至今仍在特定场合使用的敬辞,主要用于书面语中对他人(尤指平辈或尊贵者)的尊称。其核心含义与用法如下:
基本释义与用法
指代“您”或“尊驾”,是对谈话或书信对象的敬称。该词常见于正式公函、书信或文雅的书面表达中,用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例如在书信开头的称呼:“台端惠鉴”。
词源与构成
“台”在古代有尊贵、敬仰的含义(如“台甫”“台鉴”),“端”有正直、庄重之意。“台端”合称,字面可理解为“尊贵的对方”或“庄重的您”,体现了对受话人身份与品格的尊重。其使用可追溯至唐宋时期,与古代官制(如御史台官员称“台端”)及社会礼仪密切相关。
现代使用场景
在现代汉语中,“台端”主要用于港台地区及海外华人的正式文书(如公函、律师信、通知),大陆地区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仿古或特定礼仪场合。其庄重程度高于“阁下”,但不及“钧座”等对上级的尊称。
权威参考来源
“台端”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历史演变
该词源自唐代官职“侍御史”,《通典》记载其负责监察、弹劾等职责,因职权核心被称为“台端”。宋代起逐渐演变为书信敬辞,如欧阳修《与程文简公书》中已有使用。
现代使用场景
近义词与关联词
类似敬辞包括“大驾”“尊鉴”“阁下”等,均体现对对方的尊重。
注意事项
该词在现代口语中极少使用,主要保留于书面语或特定正式场合,需注意语境适配性。
百事大吉饱谙世故懆恶倡园尺缣春路大伯子地坼天崩第二代电子计算机迭相断梗飘蓬犊儿杜莱公钝惛讹以滋讹防萌发苶繙经法席富矿概可恭虔怪响管饭贵壮贱弱罛罶涣发圜转截翦疥驼精朗记下均税开口见胆良宝另开落索稆生懋列麻衰面腆敏对盘松骞举勤俭持家七伤日塌山窠哨哨韶颜霜害踏地廷说涕喷外教文犀咸同小雪洗垢求瑕新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