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掣筆郎的意思、掣筆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掣筆郎的解釋

晉 代 王獻之 七八歲時學習書法,其父 羲之 “密從後掣其筆不得,歎曰:‘此兒後當復有大名!’”見《晉書·王獻之傳》。後因以“掣筆郎”稱譽幼年善于學書者。 宋 蘇轼 《贈王觏》詩:“何人生得寧馨子,今夜初逢掣筆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掣筆郎”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與書法藝術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源典故

該詞出自《晉書·王獻之傳》。記載東晉書法家王獻之七八歲練字時,其父王羲之曾暗中從背後抽動他的毛筆,發現筆紋絲不動,感歎道:“此兒後當複有大名!”後遂以“掣筆郎”代指幼年即顯書法天賦者。

二、釋義解析

三、文學應用

宋代蘇轼在《贈王觏》詩中曾用此典:“何人生得寧馨子,今夜初逢掣筆郎”,借以贊譽年少才俊。

四、文化内涵

該詞不僅體現古代書法教育中對童子功的重視,更通過“掣筆”動作的象征意義,強調書法學習中筆力根基與專注精神的重要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掣筆郎》這個詞是指一個擅長書法的人。下面是關于這個詞的一些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掣(部首手,共5畫),筆(部首竹,共10畫),郎(部首⻍,共9畫)。 來源:《掣筆郎》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劉長卿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掣筆郎當悲白發”。隨後,這個詞在文人墨客中流傳開來,用來指代書法造詣高超的人。 繁體:掣筆郎 古時候漢字寫法:由于漢字的演變,古時候的字形與現在有所差異。然而,對于《掣筆郎》一詞來說,它的字形相對穩定,沒有太大變化。 例句:他是一位真正的掣筆郎,他的書法作品堪稱藝術品。 組詞:掣筆、掣筆術、掣筆作品 近義詞:書法家、筆師、墨客 反義詞:筆拙者、書法初學者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