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訴休的意思、訴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訴休的解釋

訴說。休,語助詞。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這回且擔免,若還再犯後,孩兒多應沒訴休。”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若問着此一節呵如何訴休?你便索與他個知情的犯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訴休"是一個相對生僻的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出現在特定的曆史文獻或法律文書中。其核心含義可以從字源和文獻用例兩方面進行解釋:

一、核心釋義 "訴休"意指訴訟的停止、平息或了結。它特指通過官方裁決、調解或當事人和解等方式,使訴訟争端得到最終解決的狀态。其内涵強調糾紛的終結性和不可再訴性,類似于現代法律術語中的"結案"或"息訟"。

二、字義解析

  1. 訴(訴):
    • 《漢語大詞典》釋為"控告;訴訟"(卷10,頁1193)。《說文解字》:"訴,告也。" 本義指向官府陳述冤情、提出控告。
    • 引申為"申訴、訴說"。
    • 來源參考:《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休:
    • 《漢語大詞典》有"停止;結束"義項(卷1,頁1432)。如《詩經·大雅·瞻卬》:"婦無公事,休其蠶織。" 鄭玄箋:"休,止也。"
    • 另有"休息"、"美好"等義,但在"訴休"中取"停止、終結"之意。
    • 來源參考:《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三、文獻佐證與用法 該詞多見于宋元時期的司法文書或判例彙編,用以描述案件審理完畢的狀态:

總結 "訴休"是一個具有特定法律語境色彩的古典詞彙,其準确含義為訴訟的終結或平息。理解該詞需結合"訴"(控告、訴訟)與"休"(停止、結束)的本義,并參考古代司法實踐中的具體用例。它反映了傳統司法制度中對糾紛最終解決的追求和程式要求。

網絡擴展解釋

“訴休”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訴休(拼音:sù xiū)意為“訴說”,其中“休”為語助詞,無實際含義,僅用于加強語氣或構成音節。該詞多見于古代文學作品,如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和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

二、文獻例證

  1.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
    “這回且擔免,若還再犯後,孩兒多應沒訴休。”
    此處“訴休”指“訴說(苦衷)”,強調無法再申辯。

  2. 《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
    “若問着此一節呵如何訴休?你便索與他個知情的犯由。”
    此句意為“若被追問此事該如何訴說”,體現“訴休”的語境用法。

三、其他說明

建議在閱讀古典文學時結合上下文理解“訴休”的具體含義,避免望文生義。

别人正在浏覽...

奧克蘭群島阿阇黎寶笥焙茶鞭筍裁禁産銷澄緑崇構吹鼓手得工夫鄧尉動手術軃神發明分珪高标革面洗心含沙闳曠後驗渾噩薦師捷句津亭近在眉睫基線浪語量力而為寥夐魯酒薄而邯鄲圍律候呂劇埋聲晦迹命詞遣意靡弱母老虎奈緣被堅執銳孅犁擒捉窮魚缺缺去位盛府升遷收過水宿山行四隅損服讨氣絕挑菜體育運動榮譽獎章徒附圍壩尾巴難藏鹹淡獻花謏問諧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