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地方軍政長官衙署的尊稱。《南史·庾杲之傳》:“﹝ 王儉 ﹞用 杲之 為衛将軍長史。 安陸侯 蕭緬 與 儉 書曰:‘盛府元僚,實難其選。 庾景行 汎渌水,依芙蓉,何其麗也。’” 唐 皇甫冉 《送蔣評事往福州》詩:“還看復命處,盛府有光輝。” 宋 蘇舜欽 《獨遊曹氏園館因寄伯玉》詩:“贊謀盛府方投刃,捍患長隄正展才。”
“盛府”是漢語中的一個曆史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總結如下:
指對地方軍政長官衙署的尊稱,主要用于古代文獻和詩詞中,表達對官署或長官的敬稱。
《南史·庾杲之傳》
記載王儉任命庾杲之為衛将軍長史時,安陸侯蕭緬寫信稱贊:“盛府元僚,實難其選。” 此處“盛府”即指衛将軍的官署。
唐代詩詞
皇甫冉《送蔣評事往福州》有“還看復命處,盛府有光輝”,宋代蘇舜欽亦有詩句提及,均以“盛府”代指地方軍政機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官制或相關詩詞背景,建議查閱《南史》等典籍。
《盛府》是指一個富裕、興旺的官宦之家。這個詞常常用來形容某個家族資源豐富、家業昌盛的狀況。
《盛府》的拆分部首是「皿」(mǐn)和「廣」(guǎng),它們分别位于左右兩邊。它的總筆畫數是12畫。
《盛府》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風俗文化。在古代社會中,有一部分人以官員身份服務于朝廷,并因此獲得豐厚的回報和財富。這些富有的家庭會建立府第,被人們稱為盛府。
《盛府》在繁體中的寫法是「盛府」。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盛府」的字形并未發生重大變化。它仍然由「皿」和「廣」組成,表示豐盛和府邸。
1. 這個家族的盛府代代相傳,至今已有五百年的曆史。
2. 盛府的主人坐擁巨額財富,過着奢華豪華的生活。
盛氣淩人、盛況、盛宴、盛名、盛世、府邸、家産豐盈
富貴、富庶、興旺、興盛、昌盛、昌隆
貧窮、衰敗、沒落、頹廢、衰退、挫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