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夐的意思、寥夐的詳細解釋
寥夐的解釋
空曠;開闊。 唐 賈島 《登樓》詩:“遠近涯寥敻,高低中太虛。” 明 顧起綸 《國雅品·士品三》:“其詩如空嚴曲瀨,宛轉寥敻,時復滴瀝,得幽閑真趣。” 陳三立 《學堂感而有贈》詩:“劍珮冷無聲,深堂步寥敻。”
詞語分解
- 寥的解釋 寥 á 稀少:寥寥無幾。寥落(稀少,冷落,如“疏星寥寥”)。寥若晨星。 靜寂,空虛:寂寥。寥廓(高遠空曠)。 筆畫數:; 部首:宀; 筆順編號:
- 夐的解釋 夐 ò 遠:“平沙無垠,夐不見人。” 姓。 夐 à 營求:“非夢蔔夐求,殆無幸矣。” 筆畫數:; 部首:夂;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寥夐”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表示空曠、開闊的意境,常見于詩文創作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核心含義:形容空間或環境的空曠、遼遠,帶有孤寂或幽靜的文學色彩。例如,唐代賈島在《登樓》中用“遠近涯寥敻”描繪視野的廣闊。
2.出處與用法
- 詩文例證:
- 明代顧起綸《國雅品·士品三》以“空嚴曲瀨,宛轉寥敻”形容自然景緻的幽深與清寂。
- 近人陳三立《學堂感而有贈》中“深堂步寥敻”則突顯了場所的靜谧與空闊感。
3.綜合理解
- 意境延伸:除物理空間的空曠外,也可隱喻心境的孤寂或超然,如“幽閑真趣”等表述。
- 現代使用:當代文學中較少見,多用于仿古或特定文學創作中。
4.關聯詞彙
- 類似詞如“寥阒”(寂靜、孤寂)、“寥落”(稀疏冷清),但“寥夐”更強調開闊與遼遠的空間感。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寥夐
寥夐(liáo xuàn)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是宀部和犬部,有12個筆畫。該詞源于古代漢語,是一個古老的詞彙。
寥夐在繁體漢字中的寫法為「寥夤」。
在古時候漢字的經典書籍中,「寥夐」經常用來形容曠遠、荒涼、空曠等意境。它是一個以宀部為首,犬部為輔的字,宀部代表庇護和居所,犬部則表示守望和警惕。
以下是一些使用「寥夐」的例句:
1. 夜深人靜,隻見四周一片寥夐。
2. 我們驅車經過一片寥夐的山谷,感覺非常甯靜。
3. 寒冷的冬天,寥夐的街道上幾乎見不到行人。
相近義詞包括:寥寂、荒涼、冷落。
相反義詞包括:繁華、熱鬧、熙攘。
一些以「寥夐」為主題的組詞有:寥夐無人、山川寥夐、寥夐僻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