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損服的意思、損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損服的解釋

謂減少或降低所用衣服、車馬的規格,以示儉約。《漢書·谷永傳》:“古者穀不登虧膳,災婁至損服,兇年不塈塗,明王之制也。”《後漢書·何敞傳》:“《禮》,一穀不升,則損服徹膳。” 李賢 注:“損服,減損服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損服”一詞在漢語中存在兩種不同釋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一、古代典章制度用語(主流解釋) 釋義:減少或降低衣物、車馬等生活用品的規格,以體現節儉。 出處:最早見于《漢書·谷永傳》“古者穀不登虧膳,災婁至損服”,《後漢書·何敞傳》也有“一穀不升,則損服徹膳”的記載。 延伸内涵:古代帝王或貴族在災荒、戰亂等特殊時期,通過降低物質享受規格來彰顯政治德行,屬于古代禮制中的自我約束行為。

二、成語用法(較少見) 釋義:指被對方才能折服而自愧不如,其中“損”表示自慚,“服”表示欽佩。 注意:此釋義僅見于部分現代詞典,未在古籍中發現用例,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適配性。

建議:學術文獻或古文閱讀中應采用第一種釋義;若在當代口語或文學創作中使用第二種釋義,建議配合上下文明确語義,避免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損服》的意思

《損服》是一個中文詞彙,表示對别人的品質、才能、權威等方面表示佩服和欽佩,甘願自願地退讓讓步。

拆分部首和筆畫

《損服》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扌和衣,其中扌代表手,衣代表衣物。它的總筆畫數為12。

來源

《損服》一詞的來源于古代的行為禮儀,當時人們認為能夠退讓讓出自己的權益是一種高尚的品質,因此形成了這個詞。

繁體

《損服》的繁體字為「損服」。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損」的上部曾經寫成「⺇」,衣的底部曾經寫成「⺙」。

例句

1. 他對老師的專業知識和魅力深感損服。

2. 面對對方出色的表現,他毫不隱諱地表示損服。

組詞

損人利己、損己利人

近義詞

佩服、欽佩、敬佩

反義詞

不屈服、不服從、不佩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