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成博學的讀書人。《後漢書·張楷傳》:“ 楷 字 公超 ,通《嚴氏春秋》、《古文尚書》,門徒常百人。賓客慕之,自父黨夙儒,偕造門焉。”《新唐書·蕭複傳》:“ 復 常衣垢弊,居一室,學自力,非名士夙儒不與遊,以清操顯。”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雜觚·升庵外集之誤》:“上笑曰:‘知卿夙儒,學綜朝野。’”
“夙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早年就有學問、有修養的人,尤其強調學識積累的深厚與治學的勤勉。該詞由“夙”(意為早晨/早年)和“儒”(指儒學或學者)組成,原指清晨便開始研習儒學的人,後引申為對博學之士的尊稱。
曆史淵源與用法
近義詞與相關表達
現代語境中的意義
現多用于形容治學嚴謹、造詣深厚的前輩學者,尤其在傳統文化或曆史研究領域,如稱某教授為“國學夙儒”。
總結來看,“夙儒”不僅體現學問的深度,還包含對勤勉治學精神的推崇,是漢語中表達對學者敬重的典型詞彙。
《夙儒》是一個漢字詞組,意思是指早年以從事儒學為主的人。
《夙儒》的部首是夕(ㄒㄧˋ),總共有11畫。
《夙儒》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學派。在古代的漢字中,有一種書寫方式是繁體字,所以《夙儒》也可以寫成「夙儒」。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夙儒》在古代的漢字寫法是「夙儒」。
1. 他是一位真正的夙儒,從小就開始研究儒家經典。
2. 這位學者承襲了父輩的夙儒家風,對儒學有着深入的理解。
夙德、夙願、儒才、儒道
儒生、古儒、古人、經學家
後學、後儒、非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