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e run] 由于下段河道結冰或冰淩積成的冰壩阻塞河道,使河道不暢而引起河水上漲的現象
上遊冰雪融化,而下遊尚未解凍所形成的河水猛漲。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 黃河 水信……冬曰淩汛,十月曰伏槽水,十一月十二月曰蹙淩水。”
“淩汛”是一種因冰淩阻塞河道導緻水位顯著上漲的水文現象,常見于冬季封河期和春季開河期的高寒地區河流。以下是詳細解釋:
淩汛俗稱“冰排”,指河道中的冰淩(冰塊或冰蓋)堆積形成冰塞或冰壩,阻礙水流,引發水位驟漲的現象。嚴重時可導緻漫灘或決堤,稱為“淩洪”。
通過人工破冰、水庫調控流量等方式緩解冰淩壓力。例如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可在淩汛期控制下洩流量,減少冰壩形成風險。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看來源網頁中的詳細分析。
淩汛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形容河流或湖泊的冰層破裂、潰決時的情景。淩指的是凍結在水面上的冰,汛指的是河流洪水。因此,淩汛表示冰層被洪水沖擊破裂的現象。
淩汛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淩汛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在古代,淩汛一詞通常用于形容冬天江河結冰時的現象,隨着時間的推移,該詞逐漸被引申為冰層潰決的狀态。
淩汛的繁體字為「淩汛」。
在古代,淩汛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淩」字在古代常以「陵」字代替,「汛」字則多用「潠」或「洵」替代。古時候的寫法為「陵潠」或「陵洵」。
以下是關于淩汛的例句:
淩汛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不同的詞組,例如:
與淩汛意思相近的詞語包括:
相反意義的詞語包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