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成博学的读书人。《后汉书·张楷传》:“ 楷 字 公超 ,通《严氏春秋》、《古文尚书》,门徒常百人。宾客慕之,自父党夙儒,偕造门焉。”《新唐书·萧复传》:“ 復 常衣垢弊,居一室,学自力,非名士夙儒不与游,以清操显。”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杂觚·升庵外集之误》:“上笑曰:‘知卿夙儒,学综朝野。’”
“夙儒”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早年就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尤其强调学识积累的深厚与治学的勤勉。该词由“夙”(意为早晨/早年)和“儒”(指儒学或学者)组成,原指清晨便开始研习儒学的人,后引申为对博学之士的尊称。
历史渊源与用法
近义词与相关表达
现代语境中的意义
现多用于形容治学严谨、造诣深厚的前辈学者,尤其在传统文化或历史研究领域,如称某教授为“国学夙儒”。
总结来看,“夙儒”不仅体现学问的深度,还包含对勤勉治学精神的推崇,是汉语中表达对学者敬重的典型词汇。
《夙儒》是一个汉字词组,意思是指早年以从事儒学为主的人。
《夙儒》的部首是夕(ㄒㄧˋ),总共有11画。
《夙儒》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学派。在古代的汉字中,有一种书写方式是繁体字,所以《夙儒》也可以写成「夙儒」。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夙儒》在古代的汉字写法是「夙儒」。
1. 他是一位真正的夙儒,从小就开始研究儒家经典。
2. 这位学者承袭了父辈的夙儒家风,对儒学有着深入的理解。
夙德、夙愿、儒才、儒道
儒生、古儒、古人、经学家
后学、后儒、非儒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