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方寸匕的意思、方寸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方寸匕的解釋

(1).古量具名。多用于量藥。 漢 張仲景 《傷寒論·太陽病上》:“上五味為散,更於臼中杵之,白飲和方寸匕服之。”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棗》:“以方寸匕投一椀水中,酸甜味足,即成好漿。”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序例·陶隱居<名醫别錄>合藥分劑法》:“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為度。”

(2).古錢币名。 宋 洪遵 《泉志·刀布·貨布》:“ 宣和 五年, 郭僎 為 亳州 蒙城 令,村人得之田中。柄端有‘方寸匕’三字。彷彿隸書,背有方孔不透,身形如刀,文曰‘貨布五百’。疑 王莽 所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方寸匕是中醫古籍中記載的一種傳統藥量計量單位,主要用于量取散劑藥物。其名稱源于古代量具的形制特點,具體含義如下:

一、本義與形制

“方寸匕”指邊長為一寸(約合現代2.3-3厘米)的正方形藥匙。其容量标準為:

二、曆史源流與應用

該計量單位首見于漢代醫藥文獻,如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明确以“方寸匕”作為散劑計量标準(《本草綱目·序例》。其設計體現了古人“以器定量”的标準化思想,是中醫計量史上的重要實物工具(《中國科學技術史·度量衡卷》科學出版社)。

三、現代等效換算

經考古與實驗研究驗證: $$1 ,方寸匕 approx begin{cases} 2.5 , text{ml} & text{(容量)}

1.5-2 , text{g} & text{(金石類藥物)}

0.5-1 , text{g} & text{(草木類藥物)} end{cases}$$ (《中藥藥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ISBN 9787513238710)

四、文化意義

“方寸”既指器具尺寸,亦暗喻“心”(《說文解字》:“寸,十分也,人手卻一寸動脈謂之寸口”),體現了中醫“醫者仁心”的人文精神(《中醫文化導論》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主要參考文獻:

  1. 《中醫大辭典》(第2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2. 李時珍《本草綱目》萬曆金陵刻本影印本
  3. 丘光明《中國科學技術史·度量衡卷》科學出版社
  4. 張兆旺《中藥藥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5. 程雅君《中醫哲學史》巴蜀書社

網絡擴展解釋

“方寸匕”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術語,主要涉及中醫藥領域和曆史貨币領域,具體解釋如下:

一、作為古代量藥器具

  1. 定義與形制
    方寸匕是古代用于量取藥末的器具,形狀類似刀匕(短刀),其容量以“一寸正方”為标準,約等于十粒梧桐子的大小。

    • 容量換算:一方寸匕≈2.74毫升,金石類藥末約重2克,草木類藥末約重1克。
    • 使用方法:将藥末堆滿匕面至不散落為準,常見于《千金要方》《傷寒論》等古籍記載。
  2. 實際應用
    多用于中藥散劑的調配,例如張仲景《傷寒論》中記載以“白飲(米湯)和方寸匕服之”,賈思勰《齊民要術》提到用其調配棗漿。


二、作為古錢币名稱

方寸匕在宋代文獻中被記載為一種刀布型貨币,如《泉志》提到其出土于亳州蒙城地區。此含義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考據。


三、其他引申含義

部分現代解釋将其引申為成語,比喻“技藝高超的醫生或工匠”(因方寸代表精細,匕象征工具),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衍生義。


方寸匕的核心含義為古代藥量單位,兼具曆史貨币屬性。若需具體古籍原文或考古資料,可參考《千金要方》《齊民要術》及宋代錢币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棒頭出孝子苞栎裨瀛才方傳節傳嗣二鮑二分明月社豐幹饒舌伏箱閤署盥盆鬼界還欵化糞池黃衫義士回祿之災回瞻騞擘寄厝極呼金剛力士荊蠻敬慎津貼費寄生蠅俊賞狂妄略定連收六家落紙雲煙駡座滅泯明星赧顔汗下捏怪排科烹然牆隈遷席棄咎情景侵軋秋祺師放時乖運舛勢素耍線兒梳裹箱俗句天食霆船廷逆投宿脫口秀僞飾辒涼飨德鄉納遐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