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方寸匕的意思、方寸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方寸匕的解釋

(1).古量具名。多用于量藥。 漢 張仲景 《傷寒論·太陽病上》:“上五味為散,更於臼中杵之,白飲和方寸匕服之。”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棗》:“以方寸匕投一椀水中,酸甜味足,即成好漿。”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序例·陶隱居<名醫别錄>合藥分劑法》:“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為度。”

(2).古錢币名。 宋 洪遵 《泉志·刀布·貨布》:“ 宣和 五年, 郭僎 為 亳州 蒙城 令,村人得之田中。柄端有‘方寸匕’三字。彷彿隸書,背有方孔不透,身形如刀,文曰‘貨布五百’。疑 王莽 所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方寸匕”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術語,主要涉及中醫藥領域和曆史貨币領域,具體解釋如下:

一、作為古代量藥器具

  1. 定義與形制
    方寸匕是古代用于量取藥末的器具,形狀類似刀匕(短刀),其容量以“一寸正方”為标準,約等于十粒梧桐子的大小。

    • 容量換算:一方寸匕≈2.74毫升,金石類藥末約重2克,草木類藥末約重1克。
    • 使用方法:将藥末堆滿匕面至不散落為準,常見于《千金要方》《傷寒論》等古籍記載。
  2. 實際應用
    多用于中藥散劑的調配,例如張仲景《傷寒論》中記載以“白飲(米湯)和方寸匕服之”,賈思勰《齊民要術》提到用其調配棗漿。


二、作為古錢币名稱

方寸匕在宋代文獻中被記載為一種刀布型貨币,如《泉志》提到其出土于亳州蒙城地區。此含義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考據。


三、其他引申含義

部分現代解釋将其引申為成語,比喻“技藝高超的醫生或工匠”(因方寸代表精細,匕象征工具),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衍生義。


方寸匕的核心含義為古代藥量單位,兼具曆史貨币屬性。若需具體古籍原文或考古資料,可參考《千金要方》《齊民要術》及宋代錢币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方寸匕的意思

方寸匕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一個很小的地方。它用來形容一個地方或空間非常狹小。

拆分部首和筆畫

方寸匕的部首是方字旁,它的拼音是fāng。它的總筆畫數是12畫。

來源和繁體

方寸匕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辭書《說文解字》。在繁體字中,方寸匕的寫法和簡化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方寸匕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根據古代文字的演變,它的形狀或許與現代的形式有所差異。

例句

1. 這個房間真小,隻有方寸匕大小。

2. 在這個繁忙的城市中,每個人都争奪着每一寸方寸。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方寸匕針、方寸匕石

近義詞:狹小、狹窄

反義詞:寬敞、廣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