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梭子中粗部分。亦指物體狀如梭肚。 五代 伊用昌 《憶江南》詞:“ 江 南鼓,梭肚兩頭欒。釘著不知侵骨髓,打來隻是沒心肝,空腹被人謾。”
“梭肚”是一個漢語詞彙,其解釋如下:
指梭子中間較粗的部分,也用來形容形狀類似梭肚的物體。梭子是傳統織布工具,中間粗、兩頭尖,形似棗核,而“梭肚”特指其鼓起的中間部分。
五代詩人伊用昌在《憶江南》中寫道:“江南鼓,梭肚兩頭欒。釘著不知侵骨髓,打來隻是沒心肝,空腹被人謾。” 這裡用“梭肚”形容鼓的形狀,體現其兩頭尖、中間粗的特點。
“梭”在漢語中還可作量詞(如一梭子彈)或表示快速往複動作(如“日月如梭”),但“梭肚”僅保留其原始工具相關的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紡織工具或詩詞中的意象,可參考相關曆史文獻或工具書。
梭肚(sū dǔ)是一個漢語詞語,拆分部首為木和月,其筆畫數為10畫。
該詞來源于古漢字,是繁體字的寫法。在繁體字中,梭肚的寫法為「梭肚」。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并沒有明确的記錄梭肚的寫法。但是,根據梭肚的意思和結構,可以推測其寫法可能是類似于「䲛腑」的樣子,表示一個人的腹部。
以下為一些關于梭肚的例句:
1. 他的梭肚鼓鼓的,看起來像是吃得太飽了。
2. 她十分努力地鍛煉,終于減掉了那個難看的梭肚。
梭肚的組詞:腹肚、小腹、大肚、食肚等。
梭肚的近義詞:肚子、腹部、腹腔等。
梭肚的反義詞:平坦、緊緻、有型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