鈇砧的意思、鈇砧的詳細解釋
鈇砧的解釋
古代刑具。斬人用的鈇和砧闆。《新唐書·李岘傳》:“陛下之親戚勳舊子若孫,一日皆血鈇砧,尚為仁恕哉?”
詞語分解
- 鈇的解釋 鈇 ū 見“??”。 筆畫數:; 部首:釒; 筆順編號:
- 砧的解釋 砧 ē 捶、砸或切東西的時候,墊在底下的器具:砧闆。砧子。 形狀和作用像砧子的:砧骨(聽骨之一)。砧木。 筆畫數:; 部首: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鈇砧”一詞實際應為“稾砧”(或寫作“藁砧”“槀砧”),是古代漢語中的隱語,具體解釋如下:
1.本義與結構
- 稾(藁):指禾草,古代行刑時犯人需伏于草席上。
- 砧:即砧闆,行刑時墊于下方的木闆。
- 鈇:類似斧頭的刑具,用于斬首。因“鈇”與“夫”同音,故隱指丈夫。
2.隱語來源
古代處決犯人時,犯人需席稾(草席)伏于砧上,用鈇行刑。因“鈇”與“夫”諧音,逐漸演變為婦女對丈夫的隱稱。例如《玉台新詠·古絕句》中“稾砧今何在?”即以“稾砧”代指丈夫。
3.文學用例
- 唐代李白《代美人愁鏡》:“稾砧一别若箭弦”,用此典表達妻子對遠行丈夫的思念。
- 宋代許顗《彥周詩話》解析:“藳砧今何在”指夫,“山上復有山”為“出”(丈夫外出)。
4.其他變體
“槀砧”與“稾砧”同義,如唐代權德輿《玉台體》中“莫是槀砧歸”,亦指丈夫歸來。
注意:用戶提問中的“鈇砧”可能是“稾砧”的誤寫,因“鈇”為刑具名,而“稾/藁”指草席,二者共同構成刑具場景。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鈇砧》是一個漢字詞彙,意思是鍛鐵的錘子。它的拆分部首是金和石,共有11個筆畫。《鈇砧》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鍛造技術。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鈇砧。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有些變化,但這個詞的寫法相對穩定。
以下是一個關于《鈇砧》的例句:他用鍛鐵的鈇砧敲打着一塊熱融的鋼鐵。
一些與《鈇砧》相關的組詞包括:鍛造、鍛打、砧闆等。
根據意思,與《鈇砧》近義的詞有:錘子、錘擊。
與《鈇砧》相反意義的詞可能是:輕拍、柔軟。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