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梭子中粗部分。亦指物体状如梭肚。 五代 伊用昌 《忆江南》词:“ 江 南鼓,梭肚两头欒。钉著不知侵骨髓,打来只是没心肝,空腹被人谩。”
“梭肚”是一个汉语词汇,其解释如下:
指梭子中间较粗的部分,也用来形容形状类似梭肚的物体。梭子是传统织布工具,中间粗、两头尖,形似枣核,而“梭肚”特指其鼓起的中间部分。
五代诗人伊用昌在《忆江南》中写道:“江南鼓,梭肚两头欒。钉著不知侵骨髓,打来只是没心肝,空腹被人谩。” 这里用“梭肚”形容鼓的形状,体现其两头尖、中间粗的特点。
“梭”在汉语中还可作量词(如一梭子弹)或表示快速往复动作(如“日月如梭”),但“梭肚”仅保留其原始工具相关的含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纺织工具或诗词中的意象,可参考相关历史文献或工具书。
梭肚(sū dǔ)是一个汉语词语,拆分部首为木和月,其笔画数为10画。
该词来源于古汉字,是繁体字的写法。在繁体字中,梭肚的写法为「梭肚」。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并没有明确的记录梭肚的写法。但是,根据梭肚的意思和结构,可以推测其写法可能是类似于「䲛腑」的样子,表示一个人的腹部。
以下为一些关于梭肚的例句:
1. 他的梭肚鼓鼓的,看起来像是吃得太饱了。
2. 她十分努力地锻炼,终于减掉了那个难看的梭肚。
梭肚的组词:腹肚、小腹、大肚、食肚等。
梭肚的近义词:肚子、腹部、腹腔等。
梭肚的反义词:平坦、紧致、有型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