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靈茅的意思、靈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靈茅的解釋

(1).即菁茅。古代帝王祭祀封禅時用來濾酒去滓。《史記·封禅書》“ 江 淮 之間,一茅三脊,所以為藉也” 裴駰 集解引 三國 魏 孟康 曰:“所謂靈茅也。” 南朝 梁 沉約 《愍衰草賦》:“彫芳卉之九衢,霣靈茅之三脊。” 南朝 梁 王筠 《摘園菊贈謝仆射舉》詩:“靈茅挺三脊,神芝曜九明。”

(2).指仙道栖居的茅屋。 明 楊慎 《蔔雲林篇》:“蔔雲林兮栖真,結靈茅兮遠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靈茅”一詞在古漢語中有兩層核心含義,綜合多個文獻來源可歸納如下:

一、祭祀用植物(菁茅)
指古代江淮地區生長的三脊茅草,具有特殊宗教用途。帝王在封禅、祭祀等重大儀式中,用其過濾酒中的雜質,以顯潔淨虔誠。如《史記·封禅書》裴駰注引三國孟康所言“所謂靈茅也”,以及南朝梁代沈約《愍衰草賦》提到的“霣靈茅之三脊”。

二、仙道居所
後引申為仙人或修道者居住的茅屋,帶有隱逸超脫的意象。例如明代楊慎《蔔雲林篇》中“結靈茅兮遠濱”便以“靈茅”代指遠離塵世的修行居所。

補充說明
該詞現代已罕用,主要見于曆史文獻與古典文學。其核心内涵均與神聖性相關,第一義側重宗教儀式的物質載體,第二義則延伸至精神層面的超凡境界。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靈茅

靈茅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它的拆分部首是火和艾,共有11個筆畫。

來自《說文解字》,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靈指的是靈異、神奇,茅則代表一種草本植物。

在繁體字中,靈茅的寫法是靈茅。

古代漢字寫法中,靈茅的一種寫法是「復」,該字的上部分為「巾」,下部分為「舌」,形似一個人戴着帽子,張着嘴唇,意味着神靈通過語言表達神秘的力量。

以下是一個關于靈茅的例句:「這片古墓被人稱之為‘神靈之地,七十二靈茅點亮夜空’。」

相關的組詞包括:靈異、靈感、茅草、茅屋等。

與靈茅近義的詞語有:法術、符咒、神奇等。

與靈茅反義的詞語有:平凡、普通、平庸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