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器局與風度。《舊唐書·衛次公傳》:“﹝ 次公 ﹞器韻和雅,弱冠舉進士。” 清 侯方域 《贈王子序》:“餘曾一見 王君 於郡東旅舍,已而偕讌集 共城 ,歎其器韻閑遠不可得。”
“器韻”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器局與風度
指人的氣度、格局和内在修養,常用于形容人的整體氣質。例如《舊唐書·衛次公傳》記載:“次公器韻和雅,弱冠舉進士”,強調其儒雅風範。清代侯方域在《贈王子序》中亦用“器韻閑遠”描述人物的超然氣度。
藝術領域的韻律美
引申指音樂或文學作品中的節奏與美感,如樂器的音韻和諧或詩詞的聲律協調。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指向人的氣質,如《舊唐書》及清代文人作品;現代詞典則補充了藝術領域的引申義。
若需進一步探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解。
《器韻》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琴韻或樂器的音韻。它可以指樂器演奏時發出的聲音,如琴弦的悠揚韻律,也可以指器物的音色與韻律。
《器韻》的拆分部首是“口”和“蔔”,它們分别代表着“器物”和“蔔筮、預測”的意思。根據部首和筆畫,它可以按照“口三蔔三”來拆分。
《器韻》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語言。在古代,樂器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間使用樂器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并通過演奏器樂來表達他們的藝術天賦。《器韻》這個詞因此而出現,用來形容樂器的音韻之美。
《器韻》的繁體字為「器韻」。在繁體中,「器」和「韻」的形狀稍有不同,但其意義和拼寫與簡體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器韻」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而在《康熙字典》中,“器”字的寫法是“器”,“韻”字的寫法是“麟”。不過,這些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再使用,我們現在使用的是标準化的簡體字。
1. 這首曲子的器韻很動人,讓人陶醉其中。
2. 這個樂器的器韻使人們感受到深深的情感。
3. 演奏者通過細膩的器韻,将樂曲的美妙表達得淋漓盡緻。
1. 器樂:指以樂器演奏為主的音樂形式。
2. 器具:指用來做特定用途的器材、工具。
3. 韻味:指文藝作品中所體現的意境、情趣。
1. 音韻:指聲音的聲調和節奏。
2. 和鳴:指兩個或多個不同音高的聲音同時發出,産生和諧的效果。
3. 和聲:指多個聲音在音樂中的組合和諧。
1. 嘈雜:指噪音混雜、聲音雜亂的狀态。
2. 刺耳:指刺激耳朵,令人不舒服的聲音。
3. 缺陷:指缺少音樂作品所應有的和諧與美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