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鎖鼻術的意思、鎖鼻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鎖鼻術的解釋

道家睡眠時屏住鼻息控制呼吸之術。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六:“予遊 邛州 天慶觀 ,有 陳希夷 詩石刻……詩後有 文與可 跋,大略雲: 高公 者,此觀都威儀 何昌一 也, 希夷 從之學鎖鼻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鎖鼻術,又稱"鎖鼻"或"鎖鼻法",是中國古代道教修煉方術中的一種重要呼吸調控技術,特指通過有意識地抑制或暫時停止口鼻呼吸,引導内氣在體内運行,以達到養生、煉氣乃至追求長生目的的修煉方法。其核心在于通過閉息來激發和調控内在的生命能量("炁")。

一、 字義解析

  1. 鎖: 本義為用鎖關住,引申為封閉、關住、控制住。在此指主動閉鎖、控制呼吸通道。
  2. 鼻: 指鼻子,是呼吸的主要通道之一(另一為口)。此處代指整個呼吸系統。
  3. 術: 指方法、技術、方術。 合義: "鎖鼻術"即指一種通過閉鎖口鼻(控制呼吸)來進行修煉的特定技術方法。

二、 核心内涵與修煉原理

  1. 閉息導引: 鎖鼻術的核心操作是暫時停止口鼻的呼吸出入。修煉者通過深吸氣後閉住口鼻,使外氣不入,内氣不出,引導體内之氣(内氣、真炁)沿特定經絡路線運行,如小周天(任督二脈)或大周天(全身經脈)。
  2. 激發内炁: 道教修煉理論認為,常态呼吸(外呼吸)會消耗先天元氣。通過鎖閉口鼻呼吸,迫使身體從依賴外氣轉向激發和調動内在的先天之炁(内呼吸、胎息),從而達到煉養精氣神的目的。
  3. 胎息基礎: 鎖鼻術常被視為進入更高層次修煉狀态——"胎息"(即如胎兒在母腹中,不以口鼻呼吸,而能自然存活的境界)的基礎和前奏。通過反複練習鎖鼻閉息,逐漸延長閉氣時間,最終目标是達到自然不息的胎息狀态。
  4. 身心調控: 在閉息過程中,需要高度的精神專注(調心)和身體放松(調身),是道教性命雙修功夫的具體體現。長期練習被認為可以祛病強身、延年益壽。

三、 典籍記載與應用

鎖鼻術在道教典籍中多有記載:

四、 注意事項

鎖鼻術作為專業性極強的修煉方法,需要在有經驗的老師指導下循序漸進地練習。不當操作(如強行長時間閉氣)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如缺氧)。現代将其視為傳統養生文化的一部分進行研究,強調取其調息養神的精華,而非追求神秘效果。

參考來源:

  1. 《雲笈七籤》 (宋代張君房編撰的道教類書) - 卷數衆多,具體氣法散見于各卷。
  2. 《抱樸子内篇》 (東晉葛洪著) - 尤其《釋滞》、《至理》等篇。
  3. 《胎息經》及曆代注疏 (托名幻真先生等) - 闡述胎息原理及閉氣法門。
  4. 《中華道教大辭典》 (胡孚琛主編) - "鎖鼻"、"閉氣法"、"胎息"等條目。
  5. 《道藏》 (道教經典總集) - 相關修煉法門收錄于洞真部、洞玄部方法類等。

網絡擴展解釋

“鎖鼻術”是道家修煉中的一種呼吸調控方法,其含義可從以下四個層面解析:

  1. 基本定義
    字面意為「鎖住鼻子的技術」,指通過屏息或控制鼻端氣機來調節呼吸節奏的修煉方法。該術法最早見于宋代陸遊《老學庵筆記》,記載陳抟(希夷先生)曾師從何昌一學習此術。

  2. 核心功能
    主要目标是通過調控後天呼吸,逐步過渡到先天胎息狀态。具體表現為:

    • 添油接命:通過減緩呼吸頻率延長壽命
    • 培元補氣:減少能量消耗以積蓄真氣
    • 達到「形神俱妙」的修煉境界
  3. 修煉原理
    根據道家内丹理論(),其運作包含三個層次:

    • 初級:舌抵上颚,意念集中于鼻端,逐步延長閉氣時間
    • 進階:通過「心息相依」實現自主能量循環
    • 終極:完全停止口鼻呼吸,進入「皮膚呼吸」的胎息狀态
  4. 文化影響
    該術法在《太乙金華宗旨》等典籍中均有體現,宋代文同(文與可)曾為其作跋。現代研究認為,這種呼吸控制可能通過降低代謝率來延緩衰老,與某些瑜伽呼吸法(如屏息術)存在相似性。

需注意個别文獻(如)提到的「堵鼻控制他人」屬于引申比喻用法,非原始道家本義。實際修煉需專業指導,盲目模仿可能有風險。

别人正在浏覽...

白鹾邦壤卑國貶食丙烯兵兇殘榼答詞戴炭簍子丹漆道樹大有徑庭登眺分勞赴功跗蕚勾股定理軌範師好鬥狠惡橫鲠鴻霈後靠花淫奬引精金良玉敬賢禮士錦罽九星撅皇城﹐撾怨鼓開晨刻厲寬憫臘梅老師夫論斤論評芒頭滿腔熱情迷網木柶腦兒瞿老讓齒殺省釋縛市際收臧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四雙八拜頌歎歲華特區天運同心協濟偷看脫清微國無是處香燭虓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