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是清代乾隆年間編纂的《四庫全書》配套書目,也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體系最完備的官修圖書目錄。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該書由永瑢、紀昀等學者主持編纂,成書于1781年,共200卷。其目的是為《四庫全書》收錄的3461種著作(約7.9萬卷)及未收錄的6793種“存目書”撰寫提要,系統梳理中國古代文獻。
采用“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細分為44類、67個子目:
因政治幹預,部分書籍遭篡改或禁毀,且編纂中存在考據疏漏。例如,以“魏為正統”的曆史觀引發後世批評。
如需進一步查閱原始文獻,可參考《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線上版本(來源:、)。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是一部由清代學者撰寫的書目學著作,對《四庫全書》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和提要。該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文獻集成工程,由乾隆皇帝主持編纂,共收錄了清代以前的經、史、子、集、辭、部、古籍和史部地方志等著作,總計達到3,461種。是中國古代文化遺産中的瑰寶。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拆分部首為“一”、“庫”、“目”、“提”、“要”,其中“一”、“目”、“要”為主部首。拆分筆畫分别為3畫、11畫、8畫、14畫和4畫。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來源是乾隆皇帝下令編撰的《四庫全書》。乾隆皇帝意圖将中國古代經典著作進行全面整理和編纂,于是命人彙集各類古籍文獻,經過多年的努力,最終完成了《四庫全書》。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則是對這部巨著的總結和提要。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繁體字為《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但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這個詞的基本字形保持一緻。具體寫法為“〡”、“庫”、“⿶丷鬥”、“⿱一口”、“要”。
沒有具體例句。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沒有常見的組詞形式。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近義詞包括《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提要》。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反義詞暫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