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刻厲的意思、刻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刻厲的解釋

(1).嚴酷;苛刻嚴厲。 宋 俞文豹 《吹劍錄外集》:“霜焉雪焉,勁烈刻厲,翦擊其枝葉,剝傷其膚理。” 明 方孝孺 《題周氏文後》:“寬裕有容者,譽人多過其實;刻厲疾惡者,取人多喪其真。”

(2).謂書法或文辭峭拔。 宋 蘇轼 《書唐氏六家書後》:“ 率更 貌寒寝,敏悟絶人。今觀其書,勁峻刻厲,正稱其貌耳。”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三一:“品性溫和的作家即使在震怒的時候也寫不出十分刻厲的文章。”

(3).刻苦自勵。《資治通鑒·梁武帝中大通三年》:“ 爾朱世隆 之初為僕射也。畏 爾朱榮 之威嚴,深自刻厲,留心幾案,應接賓客,有開敏之名。”《明史·孫汝敬傳》:“自此刻厲為學,纍遷侍講。”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司文郎》:“ 王 歸,彌自刻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刻厲”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複合詞,具體釋義如下:

一、嚴苛剛硬 指性情或行為嚴厲、苛刻,常見于描述處事态度或社會規範。如《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釋義為“嚴刻;苛厲”。清代學者章炳麟在《革命道德說》中評述士人品行時,亦用“刻厲”形容自我約束的嚴格性。

二、勤勉自勵 形容個體奮發圖強的精神面貌,強調内在驅動力。宋代文人葉適在《題賈俨不忘室》中以“刻厲矯揉”描述學者潛心鑽研的狀态。明代典籍《明史·李時勉傳》記載官員“刻厲學問”,突顯其治學之嚴謹。

詞源與近義 “刻”本義為雕鑿,引申為深入、堅決;“厲”含磨砺、激勵之意。近義詞包括“嚴苛”“勤勉”“砥砺”等。該詞多用于書面語,現代語境中傾向表達積極層面的自我鞭策。

網絡擴展解釋

“刻厲”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三類:

1.嚴酷、苛刻嚴厲

指态度或行為過于嚴格,甚至帶有冷酷無情的意味。

2.書法或文辭的峭拔風格

形容筆法、文章剛勁有力,鋒芒畢露。

3.刻苦自勵

指自我鞭策,勤奮努力。


該詞需結合語境理解,既可表負面意義的嚴苛,也可形容藝術風格的銳利,或褒義的自強精神。更多例證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安度阿權膴仕半瘋兒編町漕平除卻從辇粗莽蜑雨等宜得歲地形圖底賬非謀風樹之悲粉牌符協趕赴高安高年耕煙挂千果藕海岸帶行軍竈華榱畫心紙忽拉家丑不可外揚堅硬角匕凈業濟治劇作咳逆恇眩窟室锒镗尥铞兒遼隊領綫黎彥力役鹿駭昧地瞞天面陰南阮鵬翮烹金乾暴切情寝耒首足私務逃禅天工人代鐵網珊瑚挽裂猥為德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