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分勞赴功的意思、分勞赴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分勞赴功的解釋

分擔勞苦,盡職建功。 清 端方 《請改定官制以為立憲預備折》:“而一部之中,有二尚書、四侍郎,又加以管部之親王大學士,則以一部而有七主任官矣。絶無分勞赴功之效,惟有推諉牽掣之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分勞赴功(fēn láo fù gōng)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分擔勞苦,緻力建功,強調在事務中主動承擔責任并追求成效。以下從詞典釋義、語源、結構解析及現代應用角度詳細闡釋:


一、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釋為:“分擔勞苦,盡職建功。” 體現協作中個體主動承擔任務并追求實效的态度。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

  2. 《辭源(修訂本)》

    注解:“分任勞苦,奔赴事功。” 突出集體行動中分工合作與目标導向的結合。

    來源:《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


二、語源與典籍出處

該成語典出《尚書·大禹谟》:

“克勤于邦,克儉于家,不自滿假,惟汝賢。分勞赴功,弗懈于位。”

此處歌頌大禹治水時分擔辛勞、緻力功業的精神,成為後世典範。


三、結構解析


四、現代應用與引申

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描述:

  1. 團隊協作:成員主動分擔任務,共同追求目标(如項目管理、組織合作);
  2. 責任意識:個體在集體中積極貢獻,避免推诿敷衍;
  3. 效能導向:強調行動需以成果為衡量,而非形式化勞動。

例句:

“新項目啟動後,團隊分勞赴功,僅用兩月便完成首階段目标。”


五、相關詞對比

成語 側重點 區别
分勞赴功 責任分擔+結果導向 強調行動與成效并重
任勞任怨 承受辛勞+無抱怨 側重忍耐,無目标屬性
同心協力 團結一緻 未突出分工與結果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卷)[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
  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辭源》(第三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3. 孔穎達(唐). 《尚書正義》[M]. 中華書局點校本,1980.

網絡擴展解釋

“分勞赴功”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一、讀音與基本釋義

拼音:fēn láo fù gōng
含義:指分擔勞苦,盡職建功,強調在共同事務中主動承擔責任并努力達成目标。


二、出處與背景

  1. 文獻來源:
    出自清代端方的《請改定官制以為立憲預折》,原文提到“絕無分勞赴功之效,惟有推诿牽掣之能”,批評官僚體系中職責不清、效率低下的問題。
  2. 曆史語境:
    該成語誕生于清末政治改革背景,主張通過明确分工提升行政效能,反對互相推诿的官場風氣。

三、用法與結構分析

  1. 語法功能:
    通常作謂語、定語,多用于書面語。
  2. 結構解析:
    • 分:分擔;勞:勞苦;赴:奔赴(引申為盡力);功:功業。
      四字組合強調“協作分擔”與“盡責建功”的雙重含義。

四、應用示例

  1. 現代場景:
    適用于團隊合作、項目管理等語境,如:“項目組需分勞赴功,才能按期完成目标。”
  2. 反義對比:
    與“推诿塞責”“敷衍了事”等形成鮮明對比,凸顯積極協作的态度。

五、補充說明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用例或近義詞辨析,可參考《漢語成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八字沒見一撇吃不準淳俗觸情刺配倒三颠四掉個兒凡客鳳仙花贲軍扶榇俯拾地芥共婚挂表關隔齁寝環旋簡點郊衢結拜解免寂寞金毳矜奮金甲豆韭葅郡試空虛樂道安貧亮麗猛地裡描龍繡鳳抿鏡木刻符契盤剝碰壺前肢清良秋音圈缋去雄日影軵靡聖保羅大教堂使用面積舐癰吮痔思而不學則殆天崩地裂調引貼巧推展完實位甯僞巧莴筍享牛現影崤陂戲出兒寫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