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寺刹的意思、寺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寺刹的解釋

(1).指寺和塔。《法苑珠林》卷五三:“ 晉 鹹康 中 建安 太守 孟景 欲建刹立寺。於夕,聞床頭鏗然,視得舍利三枚,因立寺刹。”

(2).指寺院。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遠近寺刹,徙足所到,無非同志遊寓所在。” 王魯彥 《聽潮的故事》:“我們遊覽完了寺刹和名勝,覺得海的神秘和偉大不是在短促的時間裡領略得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寺刹”一詞的解釋需結合其曆史演變和佛教文化背景,具體可從以下角度分析:

一、詞義構成

  1. 寺:原為古代官署名(如鴻胪寺),佛教傳入後成為僧衆供佛修行的場所,如東漢洛陽白馬寺是現存最早的寺院。
  2. 刹:梵語音譯詞“刹多羅”(ksetra)的簡寫,本義為土地、國土,後延伸指佛塔或寺院建築。

二、雙重含義 •狹義:指佛寺與佛塔的合稱。如《法苑珠林》記載“立寺刹”即指建寺與舍利塔。 •廣義:泛指佛教寺院。明代王守仁《傳習錄》中“遠近寺刹”即指各地寺院。

三、現代語境 現代多用“刹”指代曆史悠久的寺院,如“古刹”“名刹”特指具有文化價值的古老寺廟,而“禅刹”專指禅宗寺院。值得注意的是,“刹”在佛經中仍有“國土”的原始含義,如“百千刹土”即指無量世界。

參考資料:以上内容綜合自《法苑珠林》、明代哲學著作及佛教典籍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寺刹

寺刹是一個漢字詞語,可以拆分為“寺”和“刹”兩個字。

部首:寺(廟部);刹(刀部)。

筆畫:寺(7畫);刹(8畫)。

來源:寺刹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大宗師》篇中,原文是“人入而寺刹焉,曾不見齊物者,曾不見照妖者”。後來,寺刹這個詞逐漸用來指代佛教的寺廟。

繁體寫法:寺剎。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寺(罒土土人);刹(丿力力丶幾匕乚)。

例句:這個小鎮上有一座古老的寺刹,吸引着很多遊客前來參觀。

組詞:寺廟、佛寺、寺院、刹車、刹住。

近義詞:廟宇、殿堂、宮殿。

反義詞:道觀、教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